去年至今年年初,病*仍旧在全球范围内肆虐,人们的出行仍需佩戴口罩,担心与携带者接触并感染。无论是国际媒体还是国内媒体每日都在公布相关消息,手机短信也是一条接着一条,推送预防知识。核酸检测、新冠疫苗的出现更令人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但实际上,中国的历史上也曾爆发过数次传染病,但我们却将之控制得非常好,从未出现过欧洲黑死病的那般炼狱惨状,这其中离不开老祖宗们的智慧。
古代也有疫苗
或许很多人认为疫苗这种生物制品是近代才会出现的,毕竟中国古代多为中医,讲究的是调理和预防,于科技上联系较少。但实际上,早在古时候,类似于接种疫苗的事情便已发生,据史书记载,当时的人们一旦被疑似感染狂犬病的疯狗咬了,就会选择杀死这只疯狗,然后将狗脑涂在被咬伤之处。这样的行为与疫苗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攻*”,只不过*性更强。在清初的时候,更有人采用种痘的方式来对抗天花,即将发病者的痘做成粉末,然后通过吸食的方式,加强自己的抵抗力。在此方法被证明有效后,更有官方发文,集中接种“疫苗”,避免病*去而复返。
古代的“雷神山”、“火神山”
同现代人一样,古人在遇到传染病的时候,也能想出隔离的好办法,会将确认感染或疑似感染的病人强制迁至一处,拒绝未患病的人与他们接触。这在《周礼》一书中即有记载:“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在民间一旦发现有瘟疫的嫌疑,当地的官员也要立刻上报,知情不报者杀无赦。在收到有关瘟疫的情报后,上层机关更是会予以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派遣相关人员和医师们奔赴现场,并在那里设医院。如著名文人苏东坡就曾在杭州瘟疫时,亲自督工建起一座“安乐坊”,并在其中治好了千余患者,其地位相当于现代的“雷神山”和“火神山”。
编写相关书籍警示后人
除了在疫情爆发时重视,在疫情结束后,大家也没有闲着,而是赶紧总结这场斗争中的经验和教训。有关防治疫情的古代书籍更是数不胜数,防治鼠疫的《鼠疫汇编》、防防治猩红热的《烂喉丹痧辑要》,还有防治霍乱的《随息居重订霍乱论》等等,都是专门针对某一项流行病的医药书籍,而除此之外更有许多防疫妙方散落在中医书籍之中,供大家学习继承。
正是因为先人们的努力,现如今中国在防止疫情方面愈发熟练,而“中国消灭天花”,更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也是将某个感染病赶尽杀绝的经典案例。团结一致,不畏艰险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在其他国家的神话传说悲观认为洪水会导致人类灭亡的时候,我国就已有大禹这样的英雄率领人们治理*河,处理水患。现今放眼世界,唯有中国的疫情防控活动最为出色,而这既来之我们的创新,更来自我们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