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患有疾病时,有的宝妈妈就会根据宝宝的症状来选择一些药物给宝宝口服。殊不知这样盲目的用药,不但容易延误病情,还容易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或者是副作用。
例如宝宝在口服药物中出现过敏症状,应该如何判断?
宝宝出现药物过敏以后,主要是以各种形态的皮疹为主,有的宝宝会出现猩红热样皮疹、有的宝宝会出现剥脱性皮炎、有的宝宝会出现麻疹样红斑等等症状。在出皮疹的同时,宝宝会感觉到瘙痒症状。
药物过敏的特点,出现的皮疹一般为对称性的,或者是全身分布,色泽是比较鲜红的。随着症状的加重,有的宝宝还会出现喘息、呼吸困难、四肢末梢水肿等等症状的。肌肉注射或者是静脉用药时,出现过敏症状是较为严重的,就容易出现血压骤降休克的。不严重的宝宝一般在停药后过敏症状就会改善的。
宝宝发生药物过敏也是有潜伏期的,一般是在用药后的1到7天发生。对于用量较大或者是重复用药的常在24小时内发生。唯一青霉素类的药物,是没有潜伏期的,一般用药后就会立即出现过敏症状。
所以,当宝妈妈在给宝宝用药时,一定要谨慎用药,在用药前要详细的看药品说明书,或是咨询一下医生或者是药师。如果宝宝以前有过药物过敏史,医院就诊时,一定要先告诉医生,以免再次出现过敏的症状。
在这里有几个用药误区,是需要宝妈妈注意的;
一,宝宝以前用过的药物,以后再用不会出现过敏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二,用药剂量小宝宝就不会过敏,这是不可能的。
三,中药不会引起过敏,其实中药过敏更严重的。
四,过敏反应常发生在用药后的短时间内,这样的说法是不靠谱的。
所以,宝妈妈在给宝宝用药时,一定不要存在侥幸心理,更不能粗心大意,一定要谨慎而为之。(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