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世界的新冠病*确诊人数已经超过了百万人,从1月正式确诊首例感染者之后,全世界仅用了不到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个“壮举”,着实让专家们倒吸一口冷气。这场疫情将世界近年来的社会和经济问题一股脑地逼了出来,*治造成的社会撕裂和不可维持的贫富差距让世界各国摇摇欲坠。然而令人担心的还不止于此,人口学家正在担心城市墓地效应会造成持续影响,让多个主要经济体就此沉沦一蹶不振。
城市如同坟墓移民就是解药
很多人都想不通西方国家自己本身明明就有很多人口,为什么这些国家的*客还要不断鼓吹接受外国的移民呢?你说接收高端人才也许有必要,那么在本身失业率就不低的情况下接收大量低端移民又是为了什么?
事实上这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而其中一个相对黑暗的原因就是城市墓地效应。西方人口学家在研究人类城市发展历史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人类城市化尤其是17世纪工业化之后,城市本地人的死亡率会逐渐超过出生率,城市如同一座座墓地一般引导着人们走向死亡。城市人口虽然看上去一直在增加,但这只是移民大量涌入所制造出来的假象,一旦移民开始停止输入,整座城市乃至整个国家就会开始凋零,这就是令顶级人口专家们感到不解的城市墓地效应。
墓地效应与公共卫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城市墓地效应目前仍然有很大的争议,有一派认为移民就是造成墓地效应的元凶,而另一派则认为墓地效应是一种民粹主义制造的观念,事实上移民才是墓地效应的主要受害者,而民粹主义者却将包括移民死亡的数据统计在一起来造成本地人的危机感,以实现自己的邪恶目的。
但尽管两派争执不下,但都得同意一件事情,那就是墓地效应和公共卫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认为移民“有罪”的一派认为,外来移民往往会携带本地人没有抗体的传染病,造成本地人口的大量死亡。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并不鲜见,比如西班牙的殖民者来到美洲的同时还带来了致命的天花,数以百万计的印第安人死于这种移民所带来的疾病,结果西方殖民者成功取代了本地人,鸠占鹊巢建立了新的国家。
这种历史让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一些精英和专家警觉,他们害怕重复当年印第安人的故事,所以特别反感他国尤其是从公卫落后的国家来的移民,并且习惯性地将一些流行病的爆发与这些国家划上等号来排外。就像这次新冠疫情,中国就成了美国甩锅的对象,而且特朗普还就势取消了所有的绿卡申请,达到了他阻止移民进入美国的目的。
古罗马公厕而反对移民有罪论的一派认为,印第安人的例子太极端,在很多欧洲的例子恰恰是那些本地人的盲目排外和自身对公卫的不重视才造成了墓地效应的惨剧。譬如强盛的罗马帝国,虽然有着当时较为先进的排水系统,但是罗马人的卫生习惯非常不好,疾病往往会借助于公共厕所和露天的排水沟而扩散。
高傲的罗马人对此却视而不见,自认为罗马就是完美的,结果就是罗马无论从身高、体重还是其他身体素质方面因为常年的流行疾病快速下降,战无不胜的罗马*团成了一堆病秧子,也难怪他们灭亡于蛮族之手。
古罗马的灭亡另一个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比利时的著名港口城市安特卫普,19世纪安特卫普在与美国的海上贸易当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会而变得极为兴盛,与荷兰的鹿特丹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而竞争就需要大量的劳力来补充维持港口的生产力。就这样比利时农村和不少外国人纷纷移民到安特卫普,在这座复兴的大城市当中寻找机会。
年安特卫普在人口达到顶峰之后出现了异样的声音,安特卫普建造房屋的速度开始追不上人口增加的速度,安特卫普本地居民开始排外认为移民造成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同时不愿意出资来兴建更多的房子,也不愿意让移民进入到市区当中,更不可能让移民来使用城市的公卫系统。很多可怜的新移民为了生存,不得不挤在肮脏拥挤的贫民窟当中,每天像古代的奴隶一样做着最苦的工作却领着极低的收入勉强糊口。
这种盲目排外的结果就是大规模流行病的年、年~年、年和年多次爆发了霍乱,夺走数十万人的生命,于此同时麻疹和猩红热也趁乱兴起,儿童死亡率快速上升让墓地效应显现。于是安特卫普的竞争力从那时起每况愈下,不仅是城市人口快速下降,周边的乡村也跟着凋零,要不是犹太人“抄底”进入安特卫普经营钻石行业,恐怕安特卫普今天就要变成“历史名城”了。
这一派的专家通过安特卫普的历史来批评现在的美国主*者,他们放任移民进入美国为国家的利益而工作,而*府和很多民粹主义者只想从移民身上榨取劳动剩余价值而不想承担任何责任。尤其是全民医疗问题上不断的推诿扯皮,造成移民为主的有色人种难以获得公平的医疗保障,像这次新冠疫情更是说明了这一点,有色人种占确诊病例只有三成,却在死亡病例上超过六成。如果这个现象不能引起重视,那么未来美国也会像欧洲一样进入“墓地”。
中国应谨慎和理性看待墓地效应
现在欧美国家的主流观点仍然是大力引进移民,而我们注意到中国也有类似的趋势,比如放开户籍限制让人口更多地进入大城市当中。这么做虽然能够在一定时间里增强城市的生产能力,但是从长远来看是弊远大于利的,美欧和日本的例子不必多说,就光看我们农村和很多中小城市都出现了空巢的现象,很多地方都变得极端萧条让人看了心中不免难过,这其实就是墓地效应在发挥作用。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少子化、老龄化、不婚主义等种种人口减少的社会问题只是一种表象,这些表象都是墓地效应的具象化。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我认为墓地效应和生物发展曲线是一致的,城市的人口承受力是有限度的,无限制的人口增加就会造成资源紧张引发居民之间的过度竞争,按照生物发展曲线因为过度的竞争导致生物大量死亡,直至整个族群消亡。
中国可以从这次新冠疫情当中学到,人口高度集中的大城市在面对大规模流行病时是多么的脆弱。像武汉这样的千万级大城市公卫系统濒临瘫痪时甚至需要全国的力量来救援,好在我们在扩散阶段果断地控制住了疫情,否则再有一座千万级城市沦陷后果将不堪设想。
除了身体方面国家应该要更加重视心理问题,我们注意到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其居民抑郁症非常普遍。其原因其实非常明显,就是因为大城市的过度竞争性所导致的,而这种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得不到*府和心理专家的帮助和控制,很快就会演变成社会性的问题。譬如欧美国家的极右翼民粹主义,很多有着相似心理疾病的人在极端分子的煽动下很快就形成了一股破坏性的力量,这些人会变得极端和非理性,让整个国家如同纳粹般变得病态和邪恶。
我个人认为过度大城市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非理性全球化是导致目前世界经济、*治和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每个国家都只想用城乡移民和国际移民来快速提升经济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我们应该注意的是人类发展经济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去制造更好的数据,很多技术性官僚过度地从数据而非人性来制定*策,看上去是最佳方案却往往是最差的方案,经济平衡发展才是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如若不然就算发展成全球化也是白搭,地球还要从哪里去找新的移民,去找外星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