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目前,新冠疫情仍未结束,多地出现疫情反弹,导致部分肝病患者面临一定程度的就医困难。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我们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肝脏?对于存在肝脏慢性病变、肝癌家族史的肝癌高危人群,尤其是慢乙肝患者,如何做好肝癌预防?
近日,“答疑星期八”栏目上,医院陈琳主任分享《预防肝癌那些事儿》,就慢性肝病患者及肝癌高危人群在配合防疫*策的情形下该如何更好地保障自身健康及预防肝病进展、预防肝癌的发生进行了科普讲座。肝胆相照平台媒体部小编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一、肝脏时刻面临着多因素的威胁
1、肝脏的“首要敌人”——肝炎病*2、药物性肝损伤西药、中药、保健品都可能导致药物性肝损伤。尤其是本来就有脂肪肝、乙肝等基础肝病的患者,如果再滥用药物,肝脏受损程度会加重。包括慢性肝病患者在内的所有人群,在服用药物之前,都应详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严格遵照医嘱用药。不提倡自行服药或多种药物同时服用,患慢性肝病的人群要尤其注重药物带来的肝损伤。3、肥胖肥胖是脂肪性肝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脂肪性肝病会进展至肝纤维化,并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控制体重,预防代谢性疾病非常重要,即使居家期间,也需要加强运动,控制饮食,保持健康体重水平。4、吸烟、喝酒吸烟可加重肝纤维化程度,增强HBV和HCV的致癌作用。同时,过量饮酒不仅会导致酒精性肝炎,还会使患癌风险提升。戒烟限酒对预防肝癌非常重要。5、不良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会伤肝,包括熬夜、精神压力大、焦虑等。受疫情影响,很多人可能居家隔离,出行受限,这时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不良情绪影响了自己的健康。另外,食用了发霉的食物,或有农药污染的果蔬也会伤及肝脏。二、肝病的早期表现
皮肤发*:肝功能异常时,大量的胆红素堆积,从而引起眼白部位、皮肤、尿液发*。蜘蛛痣、肝掌:肝脏受损时,雌激素灭活能力下降,导致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从而诱发蜘蛛痣色斑;双手两侧大小鱼际和指尖掌面呈粉红色斑点和斑块为肝掌。食欲减退:肝脏受损时,消化相关酶降低,容易出现饱腹感,以及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等问题。全身无力:肝脏出现病变时,影响对营养的吸收,以及肝脏内酶的活性,因此容易产生疲倦感。肝区疼痛:早期出现肝部疼痛,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或右背部有刺痛、胀痛等疼痛感。有以上症状要重视,尽早就医检查!三、肝癌最主要诱因: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病*性肝炎是我国常见的肝病之一,也是所有肝病当中发病率最高的,同时,我国肝癌患者超85%与乙肝病*感染相关。乙肝病*只对肝脏“情有独钟”,可通过母婴、血液(包括皮肤和黏膜微小创伤)和性传播。食欲减退是乙肝患者常见症状表现,多见于肝炎发病初期,食欲好转是病情恢复的征兆;发病后多有体重减轻,尤其是病程较长者。
慢乙肝的危害:未经抗病*治疗的慢乙肝患者中每年约有2%-10%进展为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率为3%-6%;
我国80%的肝癌由乙肝病*感染所致。
慢乙肝相关检查:①乙肝五项(病*标志物)检测:
临床上常用乙肝五项检测指标来判断乙肝感染的现状和转归,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
乙肝五项检查报告——3种正常情况:乙肝五项检查报告——常见模式及意义:②HBVDNA检测乙肝病*依靠DNA进行复制、增殖、繁衍后代。检测HBVDNA是判断乙肝病*有无复制的“金指标”:阳性提示HBV复制和有传染性;HBVDNA含量越高表示病*复制越厉害,传染性越强。HBVDNA检测是抗病*治疗适应证选择及疗效判断的重要指标,当HBVDNA低于检测下限时称作病*学转阴。在抗病*治疗中,如果获得持续病*学应答可显著控制肝硬化进展及降低肝癌发生风险。③肝功能检查(血清生化学检查)在患者做的肝功能检查单上,我们常看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总胆红素等项目,它们有何意义?谷丙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损坏最敏感的指标,肝细胞受到损伤时,谷丙转氨酶会升高,谷草转氨酶也会升高。总胆红素升高主要见于肝细胞损伤、胆红素代谢异常。④甲胎蛋白(AFP)检测是诊断肝细胞癌的重要指标,正常值25ug/L,甲胎蛋白的显著增高,以肝细胞癌可能性最大。对于肝癌高危人群(包括慢乙肝及乙肝相关肝硬化人群)进行每3-6个月一次的AFP检测和B超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肝癌。⑤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目的在于监测疾病的进展,如了解有无肝硬化、发现和鉴别占位性病变性质,尤其是筛查和诊断肝细胞癌。常见方法包括:超声--最常用,具有无创、价廉、实时显像的优势。可用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占位性病变(早期肝细胞癌)的诊断。CT--检查准确度要高于超声,若超声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需要增强CT或增强MRI来确定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MRI--无放射性,可鉴别肝脏占位病变的良恶性。⑥肝纤维化无创诊断APRI(ALT和血小板比率指数)评分:成人APRI≥2提示存在肝硬化,APRI1则排除肝硬化,但准确性较低。FIB-4(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30岁人群中,Fiber-4≤0.70排除乙肝肝硬化的阴性预测值高达96%。⑦肝脏硬度值测定瞬时弹性成像(TE):应用广泛,能较准确识别进展性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需要结合ALT、胆红素等指标判读。为什么要做以上这些检查?乙肝病*携带状态时:通过以上相关检查可监测发生炎症活动与否;判断是否符合治疗指征,何时启动治疗;治疗过程中:通过以上相关检查可监测疗效、用药依从性、耐药情况、不良反应等;长期监测:评估治疗的长期疗效、监测疾病进展及肝细胞癌的发生。每次都要做这么多项目吗?不是的!每个项目的监测频率并不相同,请遵医嘱!慢乙肝患者中,哪些人群更容易得肝癌?乙肝患者评估肝癌发生风险,需要综合考虑性别、年龄、ALT、HBeAg状态、HBVDNA水平。肝癌风险评分表:乙肝患者肝癌风险评分表,根据抗病*治疗前的状态
总分为≥13分,10年后肝癌发生率为10%-80%;总分为8-13分,10年后肝癌发生率为1%-10%;总分为0-8分,10年后肝癌发生率为0.03%-1%。得分较高的患者,早治疗可大大降低肝癌风险。本风险评估仅为风险提示作用,结果仅供参考,不代替医嘱,具体疾病诊医院咨询专业医生。抗病*治疗是降低肝癌风险的关键积极抗病*治疗是降低乙肝患者肝癌风险的关键,尤其是肝脏有显著炎症、肝纤维化明显者;有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且年龄30岁的患者,更要积极抗病*治疗。根据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意见,建议患者选择强效低耐药的NAs类药物,推荐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或长效干扰素。
乙肝抗病*治疗的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脏纤维组织增生,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肝细胞癌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
肝癌危险人群分层及筛查流程图
陈琳教授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学博士●全国肝胆病咨询专家●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学术委员会全国委员●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全国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甘肃省医师协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常委●甘肃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从事常见呼吸、消化、虫媒等各类传染病及危重症的诊治与抢救;各种原因肝损害、肝硬化及其并发症和危重症诊治、肝癌内科治疗;肝移植病人的术前咨询及选择;不明原因发热、各种传染病(艾滋病、麻疹、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布氏杆菌病、黑热病、水痘、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等)的诊断及治疗。投稿/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LIUYing
igandan.org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