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大港信息港→点击右上角“...”→选“设为星标★”
据《丹徒县志》记载:清·光绪三十二年()镇江东乡瘟疫流行,死亡甚众。古人将各种传染性疾病统称为“瘟疫”,也叫“大流行”。在各种传染病中,危害性最大的是伤寒、天花、白喉、鼠疫、猩红热、霍乱等。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瘟疫爆发,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清·光绪三十二年的平昌市崇贤里(今大路镇王巷村)三太尉庙内,乡贤王仰贤和王树勋创建“施材局”,给予百姓药材汤剂治疗。“施材局”抗疫活动属于慈善义举,均为免费医治,为当时抗疫救人做出重要贡献。大路镇王巷里村是镇江东乡的一个大村落,拆迁前曾有近四百户人家,两千余口人。若不是当时“施材局”的义举,该村也不可能有这么大规模。“施材局”不仅救治本村周边的村民,范围甚至扩大到整个镇江东乡。
△永胜禅寺三太尉庙:原名“三胜灵应庙”,又名“永安寺”,后被称为“极乐禅寺”,是王巷里王氏的家庙,位于原大路镇勤廉王巷里村东南,有屋54间。农业合作化后被村办厂占用。被毁而复建则更名“永胜禅寺”。随着拆迁,庙宇被搬至大港华阳异地重建。
△老戏台(卞美岗/摄影)王仰贤:字聘三,行锦十六,崇贤里严礼堂王氏三十世孙,属崇贤里严礼堂仁义分,小太四公派,茂三公支。镇江东乡大路镇王巷里人。国学生。生于清·同治四年()十二月十五日,殁于民国三年()六月二十八日,葬沟北里村前祖茔,享年五十岁。娶张氏,生一子:王寅亮;继室蒋氏,生二子:王同亮、王志亮。其始祖为王思联,原名坦,字弘道,号北山居士,行十六,宋至道间自建康迁居润东圌南崇贤里。
△王氏宗祠大门(陈心泰/摄影)王树勋:字福康,号厚庵,镇江东乡大路镇五峰寨上人。诸生。生于清·道光庚戌年()十二月十五日。娶徐氏,生一子:王继芳,女三。清·光绪戊子(年)科举人。清·宣统元年()荐举孝廉方正。著有《勤补斋读易集》,镇江谱牒中多有其撰写的序言、传记。其始祖为王淳,字子厚,宋·宣和甲辰(年)科进士,南渡卜居圌山之南,仕*岩县知县。九世祖伯二公始居山北港。
同月同日生的两位王氏前人走到了一起,一位42岁,一位57岁,相差十五岁的两位王氏先人虽然不同祖,但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救死扶伤,救济苍生,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斩除瘟疫,奋勇当先不可后退。
百年后又是疫情高发时期,先贤当年创建“施材局”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后来人,人类与疾病的战争永远都没有结束,通过卫生健康防疫,我们一定会战胜疾病,告慰先人,保佑后人。
往期精选
官宣:恢复!(链接)
了不起!伯先中学的这位老师不简单,她感动这么多人加入这个队伍……(链接)镇江新区人快来看!为您省钱……(链接)惊悚!镇江京口闸发现一溺水身亡男子!官方已回复!(链接)上涨!事关工资标准!(链接)联系我们素材来源:洪溪小子
编辑丨扶苏主编丨洪溪小子审核丨愤怒的奶嘴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