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作为我国一个久负盛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吴中”“吴下”“三吴”之称,多年的建城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吴文华底蕴。千百年来,苏州地区名医辈出,著述丰富,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和繁荣,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吴门医派。
吴门医派的历史源流
南宋时期,医院和药局,有了内科、外科、针灸科、儿科等专科医家形成了葛氏、韩氏、钱氏等享有盛誉的世医之家,也有了“言医者莫盛于中吴”之说。
元末明初,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之门人戴思恭来吴行医,其博采众长、师古不泥,是吴医形成的引导者。后王宾、盛寅继承传播朱丹溪的学说,葛应雷继承传播北方刘完素、张从正为代表的中原医学,吴门医派由此而发端。
(图片摄于苏州中医药博文馆)
明清时期是吴中医学的鼎盛时期,不仅医家众多,著述宏富,更为关健的是吴门医派形成了其中心学术思想--温病学说。并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地域性极强、传承不衰的医学流派--吴门医派,后世有“吴中医学甲天下"之美誉!
年“澳门江苏周”活动在澳门举办,作为苏州传统中医药的一张绚丽名片,“吴门医派”亮相“澳门江苏周”,成为夺目亮点。
(图片来源于新闻,侵删)
吴门医派温病学说
苏州是温病学派的发源地,清初叶天士《温热论》的问世,更确立了以苏州为中心的温病学派的学术地位。从而形成了“吴中多名医,吴医多著述,温病学说倡自吴医”的三大特点。
(图片摄于苏州中医药博文馆)
叶天士最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症,是中国最早发现的猩红热的人。清代乾隆以后,江南出现了一批以研究温病著称的学者。他们以叶天士为首,开创了治疗温病的新途径。叶桂著的《温热论》,为我国温病学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辨证的基础。
在整个中国医学史上,叶桂都是一位具有巨大贡献的伟大医家。后人称其为"仲景、元化一流人也"。他首先是温病学派的奠基人物,又是一位对儿科、妇科、内科、外科、五官科无所不精、贡献很大的医学大师。
(山塘街)
在山塘街前小邾弄里,有一处叶天士故居,等疫情过后,大家闲暇时光,可以去走走瞧瞧。
Tips:
1、如果你有任何问题可以添加李良济健康顾问(良济君)1,把问题发给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你,帮你解答!
2、注:用药需谨慎,谨遵医嘱!
希望这里有你能一直喜欢的好东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