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儿科二病区接诊了一位小患者,反复高热。每天耷拉着小脑袋不吃不喝不玩,全身可见散在红色皮疹、双眼睑充血、口唇充血皲裂、草莓舌、颈部淋巴结肿大、四肢硬肿、肛周皮肤脱皮。
经过徐丽主任、刘亚欣副主任医师和姚忠保主治医师的详细查体和化验检查,发现患儿血沉、CRP、D-二聚体均升高,彩超:颈部淋巴结可见,血流信号稍增多,冠状动脉增宽,二尖瓣轻度反流,三尖瓣轻度反流,确诊为川崎病。随后给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加阿司匹林治疗。经过10天治疗,患儿体温正常,全身皮疹消退,手足无硬肿,精神状态恢复正常,病情好转出院。
什么是川崎病?
川崎病又叫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急性全身中小血管炎综合征,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全世界均有发病,以亚洲儿童为多见,可累及冠状动脉,引起冠状动脉损害、冠状动脉瘤,目前已经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
如何诊断川崎病?
诊断标准根据日本川崎病研究会年修订的诊断标准如下:持续发热5天以上;加以下5项主要表现中,如有4条以上者即可诊断。
1、手足症状:
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掌跖及指趾红斑;恢复期:在指趾末端甲床皮肤交界处有膜样脱皮,此症状为川崎病的特征性表现。
2、多形性红斑或猩红热样皮疹;
3、双球结膜充血;
4、口唇潮红、干裂,草莓舌,口咽粘膜弥漫性充血;
5、急性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
怎么治疗川崎病?
主要是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加阿司匹林治疗。目的是控制急性期的炎症和防治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温馨提示,反复发热,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手足硬肿,皮疹者不仅仅是皮肤病或者感染性疾病,一定要想到川崎病。
医院儿科二病区为集医疗、教学为一体的高素质专业团队,我科已先后成功治愈多例川崎病患儿,欢迎广大患儿家属前来我科咨询,以免延误诊疗。医院儿科二病区全体医护人员同心同德,砥砺前行,不断进取,潜心专研业务水平,用心呵护祖国花朵,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医院专家介绍
温馨提示
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