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是由一种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3~7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冬春两季发病多。起病很急,发热高,伴嗓子疼。起病1~2天内出皮疹,从颈部、上胸开始,很快蔓延全身。皮疹一般为充血性鲜红色鸡皮疙瘩样细密的丘疹,在皮疹之间几乎看不到正常皮肤。面颊发红,口唇周围发白。
发病时,咽峡部红肿,扁桃体上可有片状*白色渗出物,舌背味蕾突起形似杨梅或草莓,称“杨梅舌”或“草莓舌”,这也是猩红热的特征之一。出疹时伴随39℃左右的高烧,1周后红疹子变成斑块,慢慢消退。患儿身上很痒,用手抓,皮肤上留有抓痕。
家庭护理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卫生,预防继发感染,年长儿每日淡盐水漱口。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早期应用抗生素。一定要坚持疗程,以预防肾脏或心脏并发症。患病期间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
预后疹退时体温下降,疹退1周后开始脱皮,但无色素斑痕。猩红热可侵袭邻近组织器官引起化脓性炎症以及中*性心肌炎、风湿病、肾炎等并发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