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常见
传染病防控
初春时节天气多变,时暖时寒,加上各种细菌、病*开始活跃,春季是各种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幼儿免疫力较弱,免疫屏障不够健全,一旦接触到传染源,很容易被感染生病。
疱疹性咽颊炎
症状:小儿疱疹性咽颊炎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
预防: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在肠道病*感染容易发生的季节,要讲究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证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手足口病
症状: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引起的传染病,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预防: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接种针对EV71病*的手足口病疫苗,预防EV71病*引起的重症、轻症手足口病。
流行性腮腺炎
症状: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及密切接触传播。预防: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接种腮腺炎疫苗。水痘
症状: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率很高。主要症状以皮肤黏膜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和结痂,其皮疹为向心性分布,躯干为多,次于颜面、头部,四肢较少。冬春两季多发。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接触被病*污染的物品也可能被传播。预防: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最有效经济的方法是接种水痘疫苗。猩红热
症状:猩红热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预防:勤洗手,开窗通风。及时发现患儿进行隔离并且正规治疗,为了避免患儿二重感染,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传染病家庭防控
温馨提示
为了幼儿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中,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采取合理恰当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幼儿感染各种传染病的风险,有效呵护幼儿健康。1、督促幼儿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随地大小便,不吮手指,饭前便后洗手。2、常晒幼儿的被褥、衣服、毛巾,紫外线能杀灭有害的病原微生物。3、定期消*幼儿的餐具与玩具。幼儿园的餐具随用随消*,玩具定期消*,家里的玩具也要做到定期清洗消*,不便清洗的玩具要阳光暴晒消*。4、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通风是消*空气的最好办法。同时对居住环境定期清洁消*,保持居住环境的卫生。5、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积极参与户外运动和活动,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均衡营养,从而增强幼儿的抵抗力。6、接种疫苗是最经济、也是最有效的防控传染病的方法之一。因此,爸爸妈妈一定要按规定给宝宝接种疫苗。7、尽量避免接触传染源。患病的家庭成员勿与幼儿接触,莫带幼儿去患有传染病的亲朋邻居家;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兴趣班、培训班、通风不良室内公共场所等)。8、一旦发现孩子有疑似传染病症状,应立即带孩子至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若被确诊要认真配合医生治疗并在家隔离观察,以减少交叉感染,同时及时通知幼儿园,以便园所及时采取隔离消*等有效措施预防传染病的扩散。幼儿治疗痊愈后,医院开具的病愈证明(或解除隔离证明)方可返园。愿家园共同协作,保幼儿健康平安。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