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属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经达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跟着我们一起看一看雨水节气里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吧!
雨水的由来
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和习俗,去发现美,感受美。
雨水三候
一候獭祭鱼;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
二候鸿雁来;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
三候草木萌动。
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动物、植物、人类都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发的景象。
雨水养生
雨水节气前后,大地复苏,万物开始萌动,喜迎春天到来。春属木,唯有水才可以生养“木”,春雨如油,唯有充足的雨水,才能有水生木的伟大变化,在雨水滋润下,孩子冬藏的阳气开始上升,肝气也开始生发。只有做好养护,才能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
宜春捂”
雨水时节,气候无常,宜春捂
雨水节气要注意"倒春寒“,特别在北方,更应注意。春雨绵绵会有寒湿侵袭小儿,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常不足,卫外不固,易感外邪,首先犯肺。所以气候变化可以引起发热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同时气温回升也容易滋生细菌病*,出现流感、猩红热等传染病。所以春季要注意“春捂”,随气温变化及时添减衣服。给孩子减衣服不能过快。做好保健,提升孩子的抵抗力。
饮食
饮食方面,“春时宜食粥”,粥中可加茯苓、山药、芡实、薏苡仁等中药,有健脾祛湿作用。另外可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菠菜、韭菜、柑橘、甘蔗等,少食温热油腻之品。
贵健运
雨水节气,湿邪困脾,贵健运
雨水时节降雨量增多,湿气加重,易困脾胃。小儿脾胃运化功能尚未健全,“脾常不足”,而脾主运化水湿,喜燥恶湿,湿邪易困脾胃,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易出现腹痛腹泻厌食等。湿邪黏滞重浊也会出现“春困”。所以雨水节气小儿养生要重视调理脾胃,健脾祛湿。健脾贵在运脾,脾运则湿去。同时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借助春天的生机活力,激发小儿的阳气升发。摆脱春困,增加活力。
通过介绍雨水节气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经验,了解了雨水节气的传统知识,让孩子们在春天里感受到了传统节气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编辑王霞审核珠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