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是一种非常难治愈的耳部疾病,儿童是各型中耳炎的好发人群,由于儿童难以描述耳痛、耳闷或听力下降等表现,临床常容易误诊或漏诊,家长也容易忽视,继而发展为较难治的慢性中耳炎,它对儿童的健康有很大威胁,特别是听力,那么如何正确预防,减少中耳炎的发生?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增强免疫力中耳炎大多由感冒或其他呼吸道感染引起,增强孩子免疫力,减少孩子生病机率,就会降低患中耳炎的风险。
注意口鼻卫生中耳通过咽鼓管与口鼻相连,所以一旦口鼻有大量细菌侵入的话,细菌就有可能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要让孩子养成不用脏手吃饭、不用脏手挖鼻孔的习惯,传染病高发季节,外出要带口罩。
做好传染病的预防接种急性传染病是引起儿童中耳炎的病因之一,如猩红热、麻疹、百日咳、伤寒等,致病微生物可经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积极进行传染病预防接种,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可以有效预防中耳炎。
擤鼻涕姿势要正确有的家长喜欢堵着孩子两边的鼻孔让孩子使劲擤鼻涕,这个姿势是不对的,一定要让孩子堵住一边的同时,擤另一边的鼻涕,然后换过来。如果鼻孔里是比较难擤的*脓鼻涕时,就不要让孩子在使劲了,否则很容易将脓鼻涕中耳里去,引起中耳炎。
不要让孩子吸二手烟长期吸二手烟的孩子更容易患中耳炎。
采取正确的喂奶姿势不要让宝宝躺着吃奶,宝宝躺着吃奶时更容易呛奶,给宝宝喂奶时避免过急或奶嘴上的孔过大,一旦呛奶,奶水呛至鼻咽部,就会顺着咽鼓管进入中耳,增加宝宝患中耳炎的风险。
积极治疗鼻炎及时治疗邻近器官的疾病如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等,腺样体沟裂何扁桃体隐窝可隐藏细菌和病*,引起中耳炎。
注意给宝宝洗澡、洗头时,尽量避免污水进入耳朵;给宝宝挖耳朵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耳内的皮肤黏膜而引起感染;还要注意的是宝宝感冒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他的耳部是否有异常,尤其是得过中耳炎的孩子更要引起重视。
不要经常清理耳垢,耳垢不代表脏,不要用棉花棒挖耳。耳垢是耳内天然的防御措施,耳垢覆盖的耳道有防潮功效。
作者:*盼
审校:查琳
编辑:赵宛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