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我用了一个月时间,改了十几次稿,全文字数接近,送给每一位想要认识我的小伙伴们。
大家好,我是裴瓜瓜,一名98年的前职业运动员,国家级运动健将,现从事减肥知识的科普和分享。
我从小因体弱多病开始接触体育,14岁时被八一队教练选上就辍学来到了北京打排球,期间进过国少、国青、最高入围了一届国家男排二队备战亚锦赛,拿过三个全国锦标赛冠*。收获荣誉的同时自己也从一个肚子捏起来全是肉的虚胖体型蜕变成了拥有六块腹肌的健康身材。但就在我21岁职业*金年龄期间,我因参加了一次队友散伙饭而收到了触动,让我改变了自己对今后人生的规划,选择主动向教练提出退役并去北体大进修。在校期间,我不断破圈接触不同领域朋友的同时,还尝试了三次轻创业项目。
最后找准方向发现自己运动员时期的锻炼经历和饮食管理对很多人减肥会有帮助,便开始着手这方面的科普分享。传递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目标就是陪伴一万个人轻松瘦下去,拥有美好身材。
人生是只能出发一次的旅行。今天,我选择将自己这23年来的真实成长经历分享给你,愿能给你不断前行的勇气,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1.起点
因锻炼身体和运动结缘
我出生在唐山,父母是普通的工薪阶级。小时候的我很容易生病,记得最严重的一次后半夜突然就烧到40度,浑身起疹子,吓得我爸妈医院,检查后发现是猩红热,住院一个多月才好。
通过这件事,他们都觉得孩子这样下去不行,就每次放学后接我去市里的排球馆训练。主要目的就是多锻炼身体,让我少生点病。
没有天赋的小孩
练了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对排球还挺有兴趣,每次放学铃一响就抄起书包往球馆跑,觉得一天中没有比打球更有趣的事了。
但兴趣归兴趣,球打得好是需要天赋的,一个硬性指标就是身高,我是练二传的,但当时上初一的我身高还不到,在我这个年纪打球里算很矮的了。
当时记得很清楚自己使劲跳连排球网上沿都摸不到......但跟我一起练的队友们很多身高都超过了,身高这事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人与人起点的差距。
它一方面让我沮丧,觉得这是天生的没办法,我只能欣然接受;但另一方面也让我心里憋着一股劲,我想要证明自己,就算个子矮也可以打得比他们优秀。
学习开始一落千丈
我从小学习不错,班里成绩一直前五,但初三那年因学校重建,我转到了另一个学校,一个以题海战术在我们那出名的重点中学,晚自习一直要上到十点。但我因为下午练球的缘故,每次都请假不上晚自习。
这也让班主任对我打球产生了些反感。记得当时我每天下午两节课后就要马不停蹄骑车去训练馆,准备活动后先练技术再练体能,一直得折腾到晚上八点才结束,回到家后吃口饭差不多已经九点,这时我才开始掏出书本写作业。
但当时我的脑海还在回忆一幕幕打球的瞬间,练后的兴奋劲还没过去,我踏不下心去写,就开始拖沓,最后觉也没睡好,作业也没写完。
自己当时总因作业写不完被班主任批评,一开始是批评,后来直接就是骂。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她气得当着全班同学面把我书包里的书全倒地上,让我一边哭一边自己捡书找作业,找不到就出去罚站叫家长。
其实现在回忆起来,我也理解了老师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但这件事的发生给当时的我内心留下阴霾,我开始恐惧学校,甚至开始反感上学,不巧的是自己又被确诊为腮腺炎给隔离治疗了一个月,从那之后我的文化成绩就开始直线下降,名次长期在班级倒数徘徊。
排球给了我第二条出路
父母因学习对我很失望,但看我对打球兴趣蛮大,就考虑要不要帮我换条出路,恰巧他们认识河北青年男排的助教,想帮我问下能不能去专业队打球,但我是打二传的,教练一瞅我身高就觉得太矮了练不出来,不打算要我。
但看在和我父母的面子上,就说他也可以推荐我去八一队试训,人家二队现在正缺一个自由人,但是那儿练的就比较辛苦,而且也没有同城朋友会比较孤单,让我自己考虑考虑。
思考三天后我决定去拼一下,一是我对自己当时的状态感到失望,我并不想再这样下去自己就永远成为了一个别人口中的差等生。二是自己当时确实对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这样下去只会愈演愈烈。
打球虽然我身高不够,但自由人这个位置更多拼的是技术和意志品质,这两点我不认为自己会比别人差。我想要证明,我想要告诉大家自己并不是个弱者,就算过程中有再多痛苦和累我都选择接受。
2.出发
三个月瘦了二十斤
自己怎么也没想到刚来八一队前还信心满满的我刚第一周就差点没坚持下来,专业队训练量至少是我以前的三倍,在这里除了周日,其余时间全在上下午进行高强度训练,每次课时至少三个小时起,中间让你休息喝水的次数都不超过三次。
练完后湿透两身上衣是基本操作,每天起床后乳酸堆积造成剧烈的疼痛感让我甚至下楼都要扶着楼梯扶手。
而当我庆幸自己终于熬到第一周最后一节训练课时,没想到教练却说下午要带我们去田径场拉体能,10个1分15秒以内的m,超时不算,AB组一组完成另一组接着跑。
以前最多也就连续跑两个m的自己,这训练量让我感到绝望,当时跑完第六个我就直接瘫在了赛道上,紧接着就控制不住地跪在地上呕吐.....教练略带无奈的看了一眼后,就让队友把我拉到旁边休息去了,下周补上。
虽然试训期间很痛苦,但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还是通过了测试。三个月后被通知回家拿全部的行李,那时的自己已经从斤直接瘦到了斤,原本圆润的四肢也有了一些肌肉线条的痕迹。
目标就是打到国家队
习惯是一个强大的力量,在经受住了前三个月的高强度训练后,我开始慢慢适应起这里的节奏。我再也没有出现没完成训练任务的情况,技术课为了救球就算磕破下巴也要去做鱼跃把球防起。
我也一直在心里记着来这里前跟自己定下的目标,证明自己,而打到国家队就是运动员证明自己的最有力证据。八一队虽然练的累,但教练和训练环境都是全国一流的,三个教练都是前国家队选手,而*队大院的环境和后勤保证也让我们可以更专注于打球上。
虽然我的位置改成了自由人,但在教练的栽培和自己的不断努力下,我进步飞快,在八一男排二队期间,我先是入选了国家男排少年队,紧接着14年和16年也相继入选了国青和国家男排二队,期间和队友们拿了至少三个全国锦标赛冠*。
升到一队之后,又随队拿到了18年全国超级男排联赛的第四名,这是前四强里唯一没有外援的全华班阵容最好成绩。
3.转变
转眼我来到了二十岁
时光如梭,专业队的日子转眼就过去了六年时间,自己也从一个十四岁的男孩成长为二十岁的青年,每月工资加上训练费多,而且也通过一些比赛奖金积累了些存款。
因自己的运动等级达到了国家级运动健将,也就幸运的拿到了北京体育大学的免试入学,成为了一名现役运动员大学生,可以只需要晚上上网课不用去校园进修,不会影响到日常训练和比赛。
父母也对我近几年的表现非常满意,因自己早早就不向家里要钱,给他们省掉了大量费用,他们在老家买了新房子,过得非常舒心。
但训练馆、宿舍、食堂、这样的三点一线的生活有时会让人觉得恍惚,那时的我经常会有种游离于这个社会之外的感觉。每天高强度专注于一件事情让我很少有精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