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气温回落,欢度国庆长假之际,我们还要注意防控登革热、流感和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以及旅行者腹泻和食源性疾病。
虫媒传染病
登革热
是由蚊虫叮咬传播的传染病,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主要发生在夏秋季。10月本市蚊虫密度虽有所下降,但仍需谨慎防范。
预防:
◆保持工作、居住和生活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除积水,消除蚊虫孳生场所。
◆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蚊虫叮咬,如家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防蚊用品、户外活动时穿着长衣长袖、涂抹驱避剂。
◆前往东南亚国家等登革热易流行地区返回后,如出现发热、皮疹、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症状,尽量避免外出,防止蚊虫叮咬,医院就诊。
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小贴士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摄入足量维生素和优质蛋白质,多饮水。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劳逸结合,增强抵抗力。
●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减少接触病原的机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是学校教室、宿舍等要经常开窗通风。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帕、纸巾或衣袖内侧掩住口鼻。
●出现发热或其它不适应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佩戴口罩,回家后洗手消*,避免交叉感染,避免接触传染病病人。
流感◆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纸巾或衣袖内侧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学校、幼儿园应注意校舍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培养幼托儿童、小学生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幼托机构加强晨检,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做好玩具、食具、毛巾、便器和厕所的定期消*。
◆慢性疾病患者、老年人、体弱者等可考虑应用流感疫苗进行免疫预防。如出现流感样症状者,应及时就诊治疗和休息。
水痘◆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冬春季高发,容易在集体机构引起暴发;
◆儿童感染水痘通常症状较轻,但水疱会引起瘙痒不适。婴幼儿、成人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感染水痘后症状较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建议家长带年满1周岁的宝宝至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水痘疫苗;
◆孩子患水痘后务必马上报告学校或幼儿园,至全部疱疹结痂干燥方可返校上课。
猩红热◆猩红热是一种较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
◆每年春季4-5月和冬季的11-12月多见,青少年和儿童多发;◆传染源是患者和健康带菌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直接接触也可传播,部分文献报道不洁的饮食和饮水亦可能是猩红热的传播途径;
◆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发热、咽峡炎、弥漫性皮疹、继而脱皮;
◆目前无有效疫苗;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多开窗通风;加强学校卫生,做好消*工作。
旅行者腹泻食源性疾病
长假期间市民外出旅行增加,幼托机构和中小学也将陆续组织学生秋游等集体性活动,且10月还是婚庆高峰,应预防旅行者腹泻和聚集性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旅行者腹泻指旅行者在旅行期间或旅行后,每24小时内出现3次及3次以上“未成形大便”,并且伴有至少一种其他症状,如腹痛、里急后重、恶心、呕吐、发热或大便紧迫感等。这种腹泻可能由多种病原体引起,通常由摄入污染食物、水或饮料导致。
预防小贴士
◆喝开水,不喝未经煮沸的水;在外时宜喝瓶装或罐装饮料,但不要直接就瓶口喝,因瓶口可能被污染,可用吸管或干净的杯子。
◆食用烧熟煮透的食品,不吃生、半生的海产品、水产品或肉制品,不吃不洁、不卫生或腐败食品。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如在外一时无法找到流动的自来水,可用消*湿纸巾擦手;进食前检查餐盘和刀具是否清洁;一定要用安全的流动自来水刷牙及清洗食物。
◆旅途中就餐要选卫生状况较好的店家,可以观察饭店是否有卫生许可证、干净的水源,在热带国家还要有防尘防蝇设施;尽量不吃无证摊贩的食物。
◆如果有自带食品的习惯,建议携带水份含量较少的干粮或密封保存的食品;到气温较高的地区要特别注意,食用前观察是否变质。
◆一旦遇到他人出现腹泻、呕吐等不适症状,应戴好手套和口罩处理其呕吐物和排泄物。
◆得病后不要乱用药,应医院就医。
感染性腹泻
◆喝开水、不喝生水;
◆食用烧熟煮透的食品,不吃生、半生水产品及不洁、不卫生、腐败食品;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正确洗手;
◆患病后莫自行服用抗生素,应及时就医。
编辑
小土方
来源
上海疾控中心
致原作者
如有不妥请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