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蓝宫托育部宣教猩红热症状及预防治疗措
TUhjnbcbe - 2021/7/6 15:34:00
白癜风最佳治疗 http://pf.39.net/bdfyy/zqbdf/

猩红热症状

及预防治疗措施

猩红热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人群普遍容易感染,多见于小儿,尤其5-15岁居多。猩红热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通过呼吸、咳嗽、打喷嚏,说话等方式产生飞沫通过呼吸道而传播细菌,也可以通过皮肤伤口等传播。

临床表现

1、潜伏期:最短1天,最长12天,一般为2—5天,此期细菌在鼻咽部繁殖。2、前驱期:为1天左右。表现突然畏寒,发热38℃——40℃,头痛、恶心、呕吐、咽痛、扁桃体红肿,局部有灰尘白色点片状渗出物,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婴幼儿起病时可发生惊厥。

3、出疹期:大多在发病12—36小时内出现皮疹,个别可延缓到2天以后。

1)皮疹先见于颈部,24小时内蔓及躯干及四肢,在皮肤充血的基础上,均匀分布针尖大小之红疹,有的呈鸡皮样突起,有的疹间尚可见到正常皮肤。压之褪色,皮肤呈苍白压痕,数秒后恢复原状,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为“贫血性皮肤划痕”。2)颜面特征:面部仅发红,但无点状疹,口周不红,也无疹,显得苍白,故称“口周苍白圈”,98%病人有此体征。3)皱折处特征:如肘窝、腋窝、腘窝、腹股沟等处,因皮肤受压引起暗红色条状形出血疹,医学上称为“帕氏征”。4)口腔特征:此期咽部极度充血,皮疹出现后3-4天,舌苔脱落,露出生牛肉样舌面和红肿的舌刺,很像成熟的草莓,医学上称为“杨莓舌”,一般7天左右消退。

4、恢复期:发病的第一周末开始出现皮肤脱屑。脱屑是猩红热特征性症状之一。有时由于脱屑的出现可以作为回顾性诊断。面颈部为细屑,躯干四肢为小磷片状,手掌足掌为大片状脱皮。大约经2-4周脱完,无色素沉着。如能早期正确治疗,出疹轻,可无明显脱屑。

预防措施

一、预防:尽量不去公共场所。外出戴口罩。勤洗手,不去探视猩红热病人。保持室内空气畅通。

二、病人、接触者及其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1.发现病人早期隔离,隔离到咽部炎症消退为止,一般为7—10天。凭医院复学通知方可返园。

2.接触者的处理:医学观察7—12天发现疑似病人及时就诊;对直接接触环境进行消*,调查传染源及切断传播途径。

3、及时就医。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咽痛、皮疹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

4、呼吸道隔离。医院确诊为猩红热,应及时隔离治疗,避免与其他健康儿童接触。隔离期限自发病之日起医学观察7—12天发现疑似病人及时就诊;对直接接触环境进行消*,调查传染源及切断传播途径。有化脓性并发症者,应隔离至炎症痊愈,幼医院证明。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衣服、被褥经常晾晒。在隔离期间不要让其他小孩接近。

5、清淡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待咽痛好转时,可改吃软饭;鼓励病儿多喝水,使尿量增加,这样有利于细菌*素的排泄,同时也能协助退热,还能补充因发热消耗掉的水分。

6、口腔清洁:保持病儿口腔清洁是很重要的,既有利于杀灭咽部的细菌,又可预防继发感染。年龄大的病儿,每次饭后或睡觉前后用温盐水漱口,年龄小的病儿,可用镊子夹取消*纱布或棉花蘸温盐水擦洗口腔,勤喂水也可以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

7、皮肤护理:出疹期病儿皮肤搔痒,不但影响病儿休息,如果抓破了还会引起皮肤感染。所以务必要把病儿的指甲剪短。短内衣裤要勤换,最好穿柔软纯棉布做的。脱皮时可涂油脂,有大片脱皮时要及时用剪刀剪掉,嘱病儿不能用手强行剥离,以免引起皮肤感染。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蓝宫托育部宣教猩红热症状及预防治疗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