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第期ldquo防范传染病,
TUhjnbcbe - 2021/5/20 17:09:00

防范传染病

不可掉以轻心

手足口

手足口病传染途径一般是密切接触传播,多发5岁以下幼儿。手足口病潜伏期3~7天,临床表现为发热,多在38度左右。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出疹,临床上也有不疼、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个特征。

采取措施

一、在本病流行期间,减少到公共场所,注意洗手,加强手卫生。宝宝和家长都需要使用七步洗手法做好手卫生。

①什么时候需要清洁我们的双手?

进食前、如厕后、外出回家后、接触患儿后、用手触摸口鼻前、处理垃圾或者其他污物后。

②如何实施?

二、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减少参加集体活动,发现孩子患有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应主动居家隔离不到公共场所,不接触其他孩子,直到隔离期满。

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

不喝生水、不吃生食、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物品、餐具的消*。

四、环境卫生:

勤通风;注意物品和物体表面的消*(玩具、家具等)

诺如病*

诺如病*是一种导致病*性腹泻及肠胃炎的首要病源,通常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引起了暴发流行。潜伏期1~2天,起病急,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有些小儿或者体质虚弱的患者腹泻会持续4-6天左右,有些甚至更长。诺如病*大多都可以自愈,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采取措施

勤洗手

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

勤清洁

经常打扫居室,常清洗、消*孩子使用的食具、玩具和其他物品。

勤通风

少去或不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又差的公共场所,家里每天要开窗通风。

勤观察

孩子身体不适,出现高热、呕吐、腹泻、皮疹等传染病可疑症状,医院诊治,不要带病上课。

吃熟食

食物必须煮熟煮透,特别是生蚝之类的海产品,即食蔬菜彻底洗干净。

猩红热

猩红热传染源为病人与带菌者,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传播。猩红热潜伏期通常是2~3天。它表现为可持续发热,可达39度。表现为咽部疼痛,可在皮疹出现之前发生。发热后第二日,耳后、颈部上胸部开始发疹,分布均匀,伴有发痒。最典型的病症就是舌尖肿胀成“草莓舌”。

采取措施

一:饭前便后要洗手

二:定期洗澡、洗发、剪指甲

三:服装整洁、勤晒床上用品

四:讲卫生、讲公德、不乱扔垃圾不乱吐痰

五:每天进行适当的锻炼

六:传染病高发期不要去人多的地方

七:按时让幼儿参加防疫计划

八:主动学习卫生知识,个人物品不混用

红眼病

“红眼病”又称急性传染性结膜炎,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易造成暴发流行。一般可在2~3周痊愈,属于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红眼病通常潜伏期只有短短24个小时左右,开始发病时眼睛发热,又疼又痒,好像眼睛进了沙子般的不适感,眼睛分泌物增多,畏光,流泪,眼结膜呈鲜红或火红色,医院就诊。

采取措施

春季大气温暖,加强预防是防治宝宝红眼病的根本途径,尽量不要带或少带宝宝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1.宝宝一旦患了红眼病应进行适当隔离,不要串门,暂时不要去幼儿园,不要到理发店、浴池,以免疾病蔓延;

2.宝宝使用过的毛巾、手帕和脸盆要煮沸消*,晒干后再用,并为他准备专用的洗脸用具;

3.饮食清淡,多食蔬菜、新鲜水果等,保持大便通畅;

4.开放患眼,不能遮盖,否则眼分泌物不能排出,反而加重病情。

保健老师提醒爸爸妈妈:

平时应多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勤洗头洗澡,勤更衣服,饭前便后要监督孩子洗手,养成洗手好习惯,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去公共场所。

编辑:瞿秋瑾老师

审核:戴永红老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期ldquo防范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