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
多见于1-10岁的儿童,冬春季高发,空气飞沫传播,最明显的症状是全身皮肤弥散性发红,压之褪色,有痒感,舌面呈深红色,舌刺红肿明显,形成“杨梅舌”。给家长的建议
?参与户外运动,加强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现在还没有针对猩红热的有效疫苗,对于预防就是要尽量避免和猩红热的患者接触。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用手臂掩住口鼻。
?猩红热患儿的家长要对孩子做好隔离,自发病起不少于七日,在这期间不要外出接触健康儿童。
流感
幼儿园是人群高度聚集的场所,儿童属于易感人群,一旦出现流感病例极易通过日常生活和活动而引起聚集性疫情。
给家长的建议
?打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季节性流感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孩子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手触摸眼、鼻、口,咳嗽或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
?勤通风:居室每天至少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不带病上学:孩子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可达39~40℃;可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常有咽痛、咳嗽等),应及时就医,减少接触其他孩子,不带病上学。
新型冠状病*肺炎
当前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幼儿园、家庭、社会携起手来毫不松懈做好防疫工作。
给家长的建议
?健康申报:按要求第一时间如实向幼儿园上报幼儿及同住人健康状况、外出及中高风险区旅居史,以及密切接触相关信息;同时向社区及相关疾控部门上报,遵照疫情防控要求执行相应措施。
?物资准备:给孩子备足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干净的纸袋(用来放置暂时脱下的口罩)、纸巾、免洗手消*液等。
?健康监测:每天上学前要给孩子测量体温并观察孩子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体温达到或超过37.2℃),或其他症状如:乏力、干咳、腹痛、腹泻等,应暂停入园,并及时上报教师,不隐瞒、谎报病情。
?个人防护:来离园途中或带孩子外出,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不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尽量保持1米以上距离;进入幼儿园或公共场所要主动配合体温检测;加强手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口、鼻等部位。
?增强运动:多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增强身体素质。少去人多聚集的的密闭游乐场,减少交叉感染。
温馨提示
如果孩子确诊传染性疾病应第一时间如实上报所在班级老师,我们将立即启动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通过终末消*、加强幼儿健康监测、隔离等措施遏制病*扩散,保障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安全。
守护好您的宝贝,为他们的健康筑牢屏障是责任也是义务,因为保护自己就是保护他人。让你我共同携手,为幼儿的平安健康保驾护航。钢新幼教
用心关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