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寒风嗖嗖,病*横行霸道。。。宝妈们为了避免自家娃中招,可谓是绞尽脑汁!在这个季节,除了流感外,还有一种疾病会暗戳戳的搞事情!
它就是——猩红热。
猩红热,民间称为“烂喉痧”,是一种儿科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飞沫传播,且冬、春季发病率较高。
是何方妖怪引起猩红热?让我们一起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吧。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又称化脓性链球菌,致病谱广泛,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人类感染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预防猩红热感染。
得了猩红热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起病急,高热、头痛、咽痛、周身酸痛等。
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面有脓性分泌物。
发烧后1-2天内出现皮疹,从颈部、上胸开始,很快蔓延全身。皮疹一般呈弥漫性充血潮红,其间有针尖大小充血性红疹,压之褪色。
口周有苍白圈(口唇周围无疹呈苍白色)和杨梅舌(舌面鲜红,舌刺肿大突出,形似草莓)。
颈及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但多数不化脓。
约1周左右,红疹子慢慢消退,皮疹退后可有大片脱屑,但不留疤痕。
得了猩红热怎么办?
1.及时就医:一旦发觉儿童出现发热或皮疹,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青霉素能有效杀灭A组溶血性链球菌,对青霉素过敏的可以服用红霉素。
2.隔离:患儿应注意卧床休息,进行住院治疗或居家隔离,不要与其他儿童接触。
3.睡眠+通风:宝宝患猩红热后要注意多休息,保证每天的睡眠充足;患儿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4.消*: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患儿痊愈后,玩具、用具要进行一次彻底消*,不能擦洗的,可在户外暴晒1-2小时。
家长们不要惊慌,猩红热听着恐怖,之所以有这样一个名字,是因为这个疾病的英文是:scarletfever,scarlet:鲜红色,猩红色;fever:发热;翻译为猩红热,就这么简单。供稿:潍坊市疾控中心于绍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