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礼拜,我对小陈郑重发誓:以后绝不在家长群说话。
昨晚一时没把持住,又发言两次,发完之后再看对面小陈的脸色,果然收到一个不屑的白眼。小陈不太爱说话,也不善于用眼睛表达心灵,但神态上写明了态度:你这人怎么老是说话不算数?
要说幼儿园家长群,我一向不爱发言,因为群里最爱说话的都是奶奶级别的人物,天天往群里扔《开学第一周,被这段话刷屏了》,《你是学霸还是学渣,能答对题》,《秋季保暖,这些事情不能忘》……
群里一向没什么大事,无非就是隔壁班有小孩得了猩红热,班里下周准备要秋游。这些事情值得发言吗?不值得。
一到小学,经历过激烈拼杀的幼升小,来到理想的学校,家长群氛围焕然一新。我第一次后悔说话,发生在国庆前的一个礼拜,在群里跃跃欲试说:这么多天假,有没有人要去公园一起野餐烧烤?
后来我们真的去野餐了,而且还挺成功,搞得我又想再来一次。直到有一次去学校,听到有人吐槽隔壁班的家委:整天屁事不干,一天到晚在群里组织吃喝玩乐。
这时我不禁额头发出一阵猛汗,还好还好,没有说第二次。虽然我不是家委,但作为一个小学生家长,能天天惦记着这些事吗?大家在班级群里,难道是为了吃喝玩乐吗?是为了小孩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嘛。
小学家长群最大的作用,大概就是对作业。每天都有人在群里问,今天的语文作业是什么,今天的英语作业是什么?经过一阵缜密观察,我发现大部分都是同一个小孩的家长问的。另一个作用是失物招领,我家xx今天不小心穿回了xx同学的外套,明天洗干净了送回来噢。这种繁忙的景象,经常让我想起机场派出所里,那些忘记带身份证的人。
我们班的家长群里,最进化的事,是没有老师。一开始我松了口气,幼儿园老师每次发言,底下都有人猛烈地打上一排玫瑰,一排笑脸,拍手,连带着“老师辛苦了”,“老师费心了”,这事让我很不能理解。老师光收到点玫瑰表情,会很开心吗?
但在没有老师的家长群里,曾有人灵*叩问过我:这种群你进去干嘛?
于是又有了我的第二次后悔发言。我进群,完全是因为儿子老是被班里一个叫阿宝的小孩打,解开问题要寻根溯源,进群找了半天,发现对方家长不在群里。
一个月后,对方家长终于进群了,还没等我出手,群里已经开始声讨大会,你家阿宝到处乱打人,到底怎么一回事?
第二天去学校上公开课,门口站着一个很机灵的小男孩,我问他,阿宝今天怎么没来?这个小男孩发出一声轻叹:你们昨天群里不是都说了嘛,他今天还能来吗?
当时我犹如一记五雷轰顶,原来小学生跟幼儿园小朋友真的完全不一样,他们连拼音都还没学会,已经知道爸妈每天都在讨论什么,你在群里的每一句话,可能你家小孩的每一个同学都知道。
幸亏那天没多说。但这之后我的嘴总是像关不住闸门一样,群里问有没有小孩参加冬令营,我说寒假好短再参加冬令营有点残忍。群里家委说有鸡血家长问为什么没测验,学校正在给反馈。我说真奇怪,鸡血家长为什么要来这所学校?
不会说话,却总是在说话。
其实很多时候是一个职业习惯,每次写稿写不出来的时候,我都会在各种平台说上一大堆无意义的废话,什么今天吃太多了,家里东西真乱。类似于在河边扔石子,毫无意义只为了激起一点水花,练练手感。
外校的朋友告诉我,他们家长群里,有个特别二的家长,打了大段大段的文字,质疑学校食堂为什么会出现辣的菜。家委说,已经跟学校反应情况。家长不依不饶,继续大段文字,说自己家小孩根本没办法下口。我的朋友翻了个白眼说,也就一两次,你说这个家长怎么这么闲?
我另一个朋友,告诉我,他们校车群里,有人每次接个孩子要发七八条消息问,孩子到了没?这么二的人你还不能把她一脚踢了,真是看一眼眼睛都疼。
结合这些朋友的反馈,总结出来了一些要点:家长群里千万别为了一些小事,大动干戈,所有人都会得出结论,这个人真的太闲了,闲到每天都在用生命找茬。也别因为一点小事,反复问,反复骚扰所有人,挑战所有人的琐事极限。
至于我,最大的启示就是,没有人需要你的意见,把你的意见收收好,家长群是说事的地方,不需要任何个人意见。
我最后一次后悔发言,是上一次小孩又被阿宝打了,这时我忽然想起来,当初进家长群,不就是为了找阿宝家长吗?我又忍不住发言了,怎么这样,该采取点措施,阿宝爸说,你们可以采取你们觉得有用的措施,我绝对不会包庇自己的小孩。当时我头上的火一下被点燃,并且冲得很高,立刻开始争锋相对:什么意思,是叫我们大家看着办的意思?
事后我又想起来,家长群不是吵架的地方,群里所有家长都在温柔地劝解,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们看起来更像是成熟的成年人,为什么只有你搂不住火?为什么你看起来就像一个没脑袋的人?
班里那个机灵的小*,没准又阅读了我们家长群的记录,没准还会跟我儿子分析一下:你妈妈火很大哎,她在家里也很凶吗?
这事过去没多久,阿宝转学了,阿宝的爸爸退群了,但不会说话乱发火的我,还在群里。
只有在一个家长群里,我才发现,里面全是中国人生存的智慧,高者忘言,中者慎言,下者巧言。
像我这种从来没有正经上过班,没接受过沟通技巧磨练的人,在家长群里,终于体会到了两点:言多必失,语多必败。
不会说话,就别说话了。
家长群里的家长,只是一个小孩的父母,负责给小孩提供小学生活的各种便利。
从此,我是家长群里一个不善言辞的人。
你可能还喜欢▼长按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