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夏来临,有些细菌、病*也会活跃起来,市民应注意预防手足口病、猩红热、水痘以及食源性疾病。
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手足口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成人感染后一般表现为隐形感染,但仍有传染性。临床上大多数患者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自然病程一般为7-10天。
预防
牢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的防控口诀,培养儿童养成下列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
◆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注意孩子营养均衡,充分休息,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免疫力。
◆做好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
了解更多相关知识,点击---
春雨苏群物,小儿需防手足口......病
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因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和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而得名。上海近年来春夏季高发。
预防
在高发季节、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