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新出的电视剧品质实在是“没法看”,
张嘴、瞪眼、抠图一个都不能少,
更不提抄袭、穿越、玛丽苏这样的剧情。
于是,网络上,各种经典的“宝藏神剧”受到了当下年轻人的追捧。
郑晓龙、赵宝刚、王朔、冯小刚,马未都导演及编剧,葛优,吕丽萍,侯耀华主演,张国立、濮存昕、于谦、郭冬临、李诚儒等客串,
这样的神仙阵容,放到今天,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即使从新中国电视剧历史上来看,
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可能也只有《我爱我家》了。
《我爱我家》这部经典就是——《编辑部的故事》。
这部剧于年上映,
制作单位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
此前,他们创作了国内第一部长篇电视剧《四世同堂》,
以及国内第一部室内长篇电视剧《渴望》,均取得了空前的反响和巨大的成功,
由此,中国第一部室内情景喜剧的计划,在总策划郑晓龙的推动下应运而生。
1.一部王朔风格的剧
看过这部剧的朋友,一定会对剧中人物那一口浓烈的京腔和花式贫嘴印象深刻。
毫无疑问,这也是编剧王朔笔下人物的共同特点。
王朔“调侃”是王朔语言体系中,最关键的一项内容。
无论是在其早期的《顽主》《冤家父子》,还是后来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甲方乙方》,
包括这部《编辑部的故事》。
王朔作品剧中主演们的特点出奇的一致:
一口标准的北京话,并爱和熟悉不熟悉的人“臭贫”。
当然,相比较于其他影视作品中主角“伟光正”的正面形象,
以葛优为代表的小人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气质,
才似乎更加的接地气。
李东宝这也是不少观众喜爱王朔及其作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们没有嫉恶如仇的犀利语言,
但价值观和主意却“很正”。
不正经的外表下,藏着一副乐于助人的热心肠。
这说的不就是我们地地道道的老百姓吗?
2.前卫犀利的台词
作为一部室内情景喜剧,
演员们发挥的场景必然是有限的。
那么,大部分时间,吸引观众的就唯有强大的台词来支撑,
这也是衡量这类作品最重要的指标。
显然,
《编辑部的故事》在这方面无疑是成功的。
其中不少的剧情和台词,即使放到今天,
也是非常前卫和犀利的。
婚外情、江湖骗子、行贿送礼、吃喝风、保姆反客为主、双性恋等等老百姓耳熟能详的社会问题,
即使今天的电视剧来拍,丝毫不显落伍。
而剧中人物犀利的台词,直让观众大呼过瘾,
也让我们很难想象当时是如何“过审”的。
关于艺术的论述:
李冬宝:裸体一旦成为艺术,便是最圣洁的。道德一旦沦为虚伪,便是最下流的。
关于婚姻与剩男剩女:
李冬宝:咱中国有句老话:有情人难成眷属。意思就是说啊,真正能结婚的,那都是找寒了心,扛不住孤独的大男大女。
关于科技发展和人类进步:
李东宝:没听说除了人,还有第二个这么恶劣的种。
关于中国人的客气与对待亲人:
李东宝:为什么我对生人,不认识的人,能够彬彬有礼,以诚相待。对这个亲人好朋友却不能一视同仁呢?
关于吃喝文化:
余德利:这吃吃喝喝,有时候也能办成大事。
陈主编:如果今后我们所有的事,都必须拿到饭桌上去解决,我看我们这个社会,也就太危险了。
关于为人处事的单位文化:
雷丝:比方说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啊,要跟人家处的好一点儿。干活主动点儿,多受点累。等今后混熟了,情况也摸清了,再偷懒也不迟。
在单位里,跟领导关系搞得好一点,跟群众的关系也要搞得好一点。
尤其是要靠拢那些落后的群众。因为他们在单位,往往是挺有势力的。
得罪了他们啊,往往比得罪了领导日子还难过呢。
还有那段在网上“果粒”老师非常出名的客串:
赵永刚:说别人我不敢说,反正我是真不容易。
李冬宝:可不是吗?打在胎里,就随时有可能流产。当妈的一口烟儿就可能长成畸形。长慢了心脏缺损,长快了就六指儿。
好容易扛过十个月生出来了,一不留神,还得让产钳把脑袋夹扁了。都躲过去了,小儿麻痹、百日咳、猩红热、大脑炎还在前面等着呢。
哭起来呛奶,走起来摔跤。摸水水烫,碰火火燎。是个东西撞上,咱就是个半死。钙多了不长个儿,钙少了吧罗圈腿。
总算混到会吃饭、能出门了,天上下雹子、地下跑汽车,大街小巷是个暗处就躲着个坏人,你说赶上谁都是个九死一生,不送命也得落个残疾。
赵永刚:这都是明枪,还有暗箭呢!势利眼、冷脸子、闲言碎语、指桑骂槐。
好了遭人嫉妒,差了让人瞧不起!忠厚人家说你傻,精明了人家说你奸!冷淡了大伙儿说你傲,热情了群众说你浪!
走前头挨闷棍,走到后头全没份儿。这也叫活着?
3.强大的神仙卡司阵容
剧中主角是《人间指南》编辑部的6位性格各异却都善解人意、乐于助人的编辑。
幽默、蔫坏但价值观很正的大龄剩男——李东宝;
古灵精怪,嘴上不饶人的文艺女青年——戈玲;
善用权谋管理办公室各位的——陈总编;
圆滑市侩,一心想着挣钱发财的——余德利;
嫉恶如仇,社会主义正能量的老大姐——牛大姐;
还有胆小怕事,精于算计的——老刘。
正是这样性格鲜明的主角,加上过硬的台词功底和演技,
奉献给了我们这部经典。
当然,除了他们之外,剧中客串过的明星可更是如宝藏般丰富。
比如,在剧中饰演诗人的濮存昕:
饰演失意男青年的张国立:
饰演职业骗子的李成儒:
饰演警察的于谦“于大爷”:
饰演小保姆的马晓晴:
饰演歌厅服务员的郭冬临:
饰演受骗消费者的傅彪:
除了以上,客串过的明星大腕还包括:韩童生、李玲玉、修宗迪、梁冠华、刘蓓、刘斌、丁广泉、秦焰、李建华、大山等等。
说完幕前的演员们,再看看幕后的团队,更是强大。
王朔,自不用说。
跟在王朔后面的,冯小刚、马未都,想必这二位大家更是熟悉。
一位成功从编剧转型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导演,
另一位,在编剧职业之外,收藏鉴赏更是做的风生水起,还建立了自己的一座藏品博物馆。
本剧导演是赵宝刚,光听听他的几部作品,就已经如雷贯耳了。
《过把瘾》(王志文、江珊代表作)
《永不瞑目》(陆毅成名作)
《像雾像雨又像风》(陈坤、陆毅主演)
《奋斗》(文章、马伊琍成名作)
以及近年的作品《触不可及》《男人帮》《青春斗》,
可见他捧红了多少明星。
另外,还不得不提的一个人是这部剧的总策划,郑晓龙。
可能很多年轻的朋友不熟悉,但他的近年作品你一定看过,
《甄嬛传》、《芈月传》。
没错,都是郑晓龙导演拍摄的。
一流的策划导演和编剧,加上一流的演员,一流的表演,
构成了这部《编辑部的故事》。
很难想象,在那个物质和精神生活都不太丰富的时间,
台前幕后聚集了如此多的行业大碗,为我们留下这部经典之作。
时至今日,这样的一部将近30年前的作品,仍能在年轻人心中念念不忘,
这可能就是经典最大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