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当妈妈的都知道宝宝在刚出生的时候,便开始接种疫苗了,随后便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得接种各种疫苗,有的是一类疫苗,也有的会选择二类疫苗,这不仅仅是关系到宝宝的健康问题,同时也能保证以后孩子凭接种证才能够上学,所以打疫苗这件事情对于每个有宝宝的家庭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大家肯定会问,宝宝打疫苗的日期到了,但是却生病了,那该打还是不该打呢?下面小编就来带大家来看看吧。
所有的疫苗都应该在宝宝非常健康的状况下才能接种,相信宝妈们多少都会有些疑问,宝宝在什么情况下要推迟打疫苗呢,哪些情况是需要推迟的呢?
第1种:宝宝正在患有急性病期间,或者是发烧期间,比如宝宝有呕吐、腹泻、气管炎、肺炎等,在这些情况下,宝宝的抵抗力非常差,如果接种疫苗的话是达不到效果的,反而还会加重病情,有的还会发生很多不良的反应,医院,不仅浪费时间还会影响宝宝健康。
第2种:宝宝患有化脓性皮肤疾病和非常严重的湿疹,但是湿疹要看严重程度而定,有的比较轻的湿疹是可以接种的,但是这种情况还是要听医生的意见再做决定,因为病情较轻并不是接种的禁忌症。
第3种:包括传染性疾病,比如轮状病毒感染、手足口病还有猩红热等。
第4种:慢性疾病的蔓延期,比如肾病综合症、病毒性肝炎等。
第5种:最近宝宝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这种免疫球蛋白会干扰减毒活疫苗的效果的,那么很多宝妈又要问,减毒活疫苗有哪些呢,像麻腮风、水痘疫苗等都属于减毒活疫苗,如果宝宝注射过免疫球蛋白,是需要3过月之后才能注射这类疫苗的。但是宝宝注射的免疫球蛋白是不会影响灭活疫苗的接种的,但是还是要根据宝宝的身体健康与否,和咨询医生意见来判断是否接种。
以上就是这5类情况是需要推迟疫苗的,但是大家肯定不禁想问小编,那推迟接种有什么危害呢,应该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想告诉大家,其实适当的推迟是不会影响孩子健康的,也不会影响之前疫苗的效果的,更不需要因为这次疫苗推迟了,再把之前的疫苗打一次。
但是推迟的这段时间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宝宝体内面对这种疾病没有足够的免疫力,可能会增加生病的风险。
最后小编总结一下就是,宝宝的健康状况如果是可以的情况下,还是尽量准时的去接种疫苗,如果孩子在生病后痊愈了,之后的3到5天,观察宝宝如果没有不适的情况下,还是要咨询医生尽快补打哦。如果自己不能判断孩子的健康状况的话,还是需要带着宝宝向医生咨询的。有的宝宝打完疫苗之后还会有各种反应,你们有遇到过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