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猩红热高发季,发热、咽痛、皮疹症状需谨慎对待!预防疾病,守护健康随着季节的转换,中国疾控中心与北京市疾控中心共同发出提醒:猩红热已进入高发阶段。在这个时期,发热、咽痛以及皮疹等症状的出现,都可能是猩红热的预警信号。请广大市民保持警惕,共同防范猩红热的传播。猩红热,这一由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导致儿童扁桃体炎、咽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出现。作为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它目前仍无有效的疫苗进行预防。猩红热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和带菌者。它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同时也可以通过接触被病原菌污染的物品、手、食物等途径传播,甚至可以通过受损的皮肤感染。人群普遍易感,而托幼儿童和小学生是猩红热的主要发病人群。
猩红热是一种全年皆可发生的疾病,但在我国,其高发期主要集中在5-6月和-2月。
该病的潜伏期通常为-2天,多数情况下,患者在潜伏2-5天后会表现出临床症状。
在猩红热的早期,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并不明显,但随后会逐渐显现出发烧和喉咙疼痛的症状。当发烧持续2-3天后,患者将出现一系列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全身广泛出现的针尖大小的皮疹,这些皮疹压之会褪色,并伴有轻微的痒感。通常,孩子在发热后的24小时内开始出现皮疹,这些皮疹会迅速从耳后、颈部蔓延至整个躯干和四肢。典型的皮疹在皮肤上均匀分布,压之褪色,并可能伴有痒感。当皮疹消退后,皮肤会出现脱屑现象。草莓舌现象观察患者时,可以让孩子张大嘴巴,重点查看其舌头。注意舌头是否呈现草莓样或杨梅样的变化,同时观察扁桃体是否有发炎、充血或脓性渗出的情况。面部潮红与口周苍白现象当观察孩子时,需注意其脸部是否充血,而唇周则相对苍白,形成一圈明显的白色。这种面色潮红与口周苍白的现象,是猩红热的一个重要特征。虽然大多数情况下猩红热的症状较为轻微,但仍有少数病例可能引发心脏、肾脏和关节的严重损害。
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同时遵循咳嗽礼仪,注重清洁消毒。尽量避免携带孩子前往人群拥挤、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外出时佩戴口罩。鼓励孩子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保持均衡饮食,确保充足睡眠,以增强免疫力。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