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每天学点传染病知识猩红热
TUhjnbcbe - 2025/6/8 16:38:00
白癜风治疗要多少钱 https://m.39.net/pf/a_4975793.html
猩红热的病原体是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本病是我国乙类的法定传染病之一。猩红热的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充血点状皮疹和退疹后明显的脱屑。患者和健康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峡炎患者排菌量大,且常不被隔离治疗,是重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包括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由污染的用具、书籍、饮料等间接接触传播。外科或产科型猩红热主要通过皮肤伤口或产道等处感染。猩红热的临床型别分类:普通型猩红热、轻型猩红热、中毒型猩红热、脓毒型猩红热、外科或产科型猩红热。简述猩红热临床诊断病例的定义。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以下任一项即可诊断:1、流行病学史:当地有本病发生及流行,有与猩红热患者,或与扁桃体炎、咽峡炎、中耳炎、丹毒等链球菌感染患者接触史。2、A组链球菌快速检测试验阳性;3、细菌培养后镜检,为β型溶血性链球菌;4、杆菌肽敏感试验阳性;5、生化鉴定为化脓性链球菌。猩红热潜伏期1-7天,一般为2-5天。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7天。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天学点传染病知识猩红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