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因医生病倒导致儿科停诊一事,折射出目前儿科医生紧缺的现实。
一份权威报告显示,根据年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要达到0.69名的目标,中国儿科医生数量目前缺口名。
我们征集了一些儿科医生的自述故事,听听他们的心声。
患儿家长不服治疗,“押”医院
我今年55岁,年从医学院儿科系毕业,也算是在儿科干了一辈子了。
有时候觉得啊,给小孩子看病,有一半时间是在给家长看病,家长的焦虑需要我们去舒缓。行医大半辈子,绝大多数家长都是通情达理的,但也遇到过几例家长不太配合的。
前几年,医院的一个分院坐诊,一个家长抱着孩子慌慌张张地冲了进来,大喊“大夫、大夫快救救我的孩子”。
我一看,是典型的高热惊厥症状:双眼上翻,四肢僵直并抖动。我马上让孩子平躺,迅速清理孩子口腔及鼻腔的分泌物,保证口鼻呼吸通畅,并采取退热措施,孩子情况有了好转。
本来,高热惊厥就是孩子发烧时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通过CT辅助检查不属于复杂型惊厥,退烧处理就会自行缓解。
但是家长非常担心,见我连输液都不给孩子输,觉得我贻误了孩子的病情,拉着我一定要保证他的孩子没事。
我说,“您看,孩子退烧就会没事的”。
“不行不行,万一有个什么事怎么办,”家长非常激动,非拉着我的手,叫了车要求我跟他一起去当医院。
我这个人脾气还不错,就医院了。这个家长在路上,还到处打电话找自医院,说孩子很重云云,让医院重视。
医院急诊科,我跟同行把孩子的情况一交代,大家都是干儿科的,都知道这是很正常的情况,我的处理是得当的。
这名家长还是再三要求对孩子加强监护,甚至要求住进ICU,不让住还要投诉。
无奈之下,医院的医生只得遵照家属意愿。住进去两天后,孩子就康复出院了。(医院儿科董医生)
孕期反应恶心呕吐,忍一忍接着看诊
我怀孕六个月了,还要值夜班。按医院的规定,女医生怀胎7个月后,才不用值夜班。所以,我还得坚持一段时间。
儿科大夫少、患儿多,出诊时争分夺秒,一上午说得口干舌燥。因为孕期反应,有时候恶心呕吐,但忍一忍,接着看诊。
流行性感冒、支原体肺炎、猩红热我担心感染,出诊时都戴双层口罩,尽量做好防护。
1月9日上午,我在门诊看诊了35名患儿,下午到新生儿病房查房,晚上是我的夜班。
很幸运,当晚产科有5个宝宝出生,但都是赶在前半夜。其中一个出生前胎心不好,出生后恢复得很好。后半夜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没什么特殊情况,我一共睡了大概5个小时,几乎是我睡得最久的一次夜班。
1月10日8点半,我下夜班。但直到下午4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