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大自然充满了生机,但同时也迎来了细菌和病毒容易滋生的季节。因此,儿童出疹性疾病也逐渐增多,其中湿疹、幼儿急疹、麻疹、猩红热和水痘等常见疾病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为了更好地保护宝宝的健康,我们需要学会鉴别这些儿童出疹性疾病,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些疾病。
01儿童出疹性疾病概览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儿童出疹性疾病逐渐增多。常见疾病包括湿疹、幼儿急疹、麻疹、猩红热和水痘。
湿疹,这一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皮肤病,其发病原因多样,可能涉及遗传、感染、生活环境、气候变迁、饮食以及某些特殊疾病等。基因和饮食是常见因素。由于湿疹可能引发的不适症状,因此在了解其发病原因的基础上,我们更要学会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
湿疹的皮肤症状多样,常表现为对称性分布,且易于反复发作,伴随剧烈瘙痒。轻度湿疹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皮肤瘙痒,伴有少量小红疹、红斑及轻度水肿;而重度患者则可能出现局部皮肤水肿,伴有大小不等的水泡,甚至出现渗液和糜烂。若湿疹长期反复发作,则可能演变为慢性湿疹。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一种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引起的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常见于6月龄至3岁的婴幼儿。典型特征是“热退疹出”,皮疹通常在宝宝发热后的3至5天出现,且在热退后的2小时内最为明显。这些皮疹会遍布宝宝的全身,特别是上肢、颈部和躯干部位,它们呈现玫瑰色或红色,且在按压时会褪色。值得注意的是,出疹后几小时皮疹便开始逐渐消退,并在1至2天内完全消失。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发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麻疹是高传染性疾病,在我国,婴儿出生后8个月大时便会开始接种麻疹疫苗,因此,典型的麻疹病例已经变得较为罕见。然而,存在一种特殊情况:部分宝宝在接种麻疹疫苗后的一周左右,可能会出现发热并伴随皮疹的症状,这被称为麻疹疫苗反应。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们无需过分担忧,因为症状通常较为轻微,经过适当的治疗后,宝宝们大多能够迅速恢复健康。但请注意,由于图片可能包含不适内容,请家长们在查看时保持谨慎。
麻疹的典型病程是“热三天、出三天、退三天”。在发热的初期,患者口腔颊黏膜上会出现灰白色的小点。大约在发热后的第三天,皮疹开始出现,它们是红色斑丘疹,可能融合成片。皮疹的出疹顺序通常是从耳后开始,逐渐蔓延至发际、颈部、面部,然后到四肢,最后遍布全身。大多数麻疹患者的皮疹并无明显的痒感。
猩红热是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作为细菌感染的一种,患者的血常规检查常显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上升。该病的特点在于,发热后的第二天便开始出现皮疹,同时伴随咽部充血的症状。特征为弥漫性充血性皮疹、咽充血、红舌等。
部分患儿的扁桃体可能出现化脓,舌尖则会出现粟粒状的红色小丘疹,这种症状常被俗称为“杨梅舌”。由于图片可能涉及不适内容,请在观看时保持谨慎。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在儿童中,感染后通常表现为“水痘”,而在成人中,则可能表现为“带状疱疹”。值得庆幸的是,宝宝在出生后12个月即可接种水痘疫苗,最晚接种时间不超过6周岁。相关图片可能引起不适,请谨慎观看。
在宝宝出疹期间,常常伴随发热症状。皮疹起初出现在躯干或头皮,起初为痒的红色丘疹,随后逐渐演变为透明且饱满的水泡,水泡周围被红晕所环绕,宛如露珠般晶莹剔透。随着皮疹逐渐向身体其他部位蔓延,新的皮疹会不断涌现,形成新旧皮疹并存的独特景象,这种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四世同堂”。
通过上述的讲解,大家对儿童常见的出疹性疾病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在面对宝宝起皮疹的情况时,我们能够更加从容不迫。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治疗此类疾病需寻求专业医疗建议,根据宝宝的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