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军侵华期间,有一位历史人物不得不提,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岗村宁次。岗村宁次对于中国人来说,也是一个较为熟知的人物。原因在于他一方面是后期日军侵华的最高司令官,任职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另一方面,在二战胜利时,代表日军签字,向中国投降的正是此人,也是历史教课书中经常提到的人物,所以并不陌生。
从岗村宁次的生平看,他出生在年,属于一个没落武士的家庭背景,他出生的时候身体虚弱,所以父母在给他取名字的时候,就加了一个“宁”字,希望他平平安安;而他名字里面的“次”字,是因为在他之前,还有一个哥哥,不过早年夭折了,所以一个“次”字,代表着他在父母眼中是第二个孩子。
成年后,岗村宁次从日本军校中毕业,就此开始了他长达半生的军队生涯。并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参加了日俄战争,这也为他积累了一定的军功和资历,由于对中国的熟悉,所以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岗村宁次便正式以武官的身份在中国活动。
当时的岗村宁次,还没有后来那么显赫,不过是一名小小的佐官而已。最初居住在上海日本侨民区内,具体位置是干爱路41号。不过从搬进到这座洋楼之后,属于岗村宁次人生中最为黑暗的时刻便来临了。
原来在他在这里居住的时候,为了生活上的方便,在年的时候,他也将自己的妻子理枝和两个儿子都接了过来。他的两个儿子分别出生在年和年,大儿子叫忠正,小儿子叫武正。
到了年初的时候,也就是岗村宁次一家子刚搬来的半年后,他的小儿子武正从日租界放学回来,直喊头疼。当时岗村宁次没在家,他的妻子医院,一番检查后,发现里正患上了猩红热,一种烈性传染病。
对于当时的医疗条件,这种烈性传染病的死亡率非常高,所以回天乏术的医生也没有办法,几天后,武正就不治身亡,同时在死前,也将病菌传染给了他的哥哥忠正。
岗村的妻子理枝一看,小儿子不在了,大儿子也被传染了,她吓得再也不敢再中国居住了,赶快催促岗村宁次搬出这座凶宅,而她和儿子也迅速返回了日本。原以为就此结束的岗村宁次,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就收到了来自日本国内的电报,说他的妻子理枝病情严重,希望他赶快回国看一下。岗村宁次返回日本不到两周的时间,理枝就因为抢救不过来,也死去了。在短短的时间内,一下子失去了小儿子和妻子的岗村,依然不知悔悟,继续为日本天皇效劳,直到抗战的胜利。
抗战胜利后不久,岗村宁次的大儿子忠正也不知什么原因,暴病身亡,这位为日本服务了半辈子的军人,到头来只落得孑然一身,有人说,这是中国凶宅的威力,也有人说,这是他侵华的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