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改编自louisamayalcott的小说《小妇人》。这部家喻户晓的经典文学曾多次被搬上银幕,经历过一代又一代大明星的演绎。
直至现在,罗南、甜茶、艾玛,这些豪华卡司们在葛韦格导演的引领下,又再次将这本世界名著以全新的,属于这个年代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带来了一场颜值与演技并存的视觉盛宴。
(以下内容包含剧透以及小编自身的主观想法,
如有冒犯都是我的错!)
?非线性叙事手法
年版的《小妇人》在影片的叙事上大胆采用了非线性的叙事手法,在七年前与七年后的时间线上不停闪回,它让温馨美好的少女时代也蒙上了一层现实的灰暗与悲哀。或许前一秒你还在为姐妹情深展露笑颜,下一秒就被充满困境的现实狠狠打了一掌。
所以,对于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来说,容易在影片的开头感到困惑、看不懂。为了更好地区分这里两条时间线,七年前的色调柔和温暖,而七年后的色调冰冷沉重,人物也留着不一样的发型,时时刻刻提醒着你,这些美好都已成回忆。
整部电影中,我最喜欢妹妹beth七年前染上猩红热和七年后身患重疾的场景转换,那一句又一句的“pleasefight”,紧紧牵引着观众的情绪,但当jo再次睁开眼时,确是和当年大相径庭。当承载着希望的气球升到云端,却又被轻而易举地扎破,心中悲恸比平铺直叙地陈述悲剧来的更重。
小妇人
▍▍▍
?人物简析
接着来聊聊本剧中最主要的四个角色——march家的四姐妹,分别是大姐meg,二姐jo,三妹beth以及最小的妹妹amy。
#jo
jo作为绝对的女主人公,她有着与那个时代的女性截然不同的性格,她充满着男孩子气,自立自强,讨厌结婚,厌倦被世俗的条条框框所束缚,同时热爱写作,有着旁人不可及的顽强与毅力。
她拒绝laurie的示爱,拒绝出版社的改编,她心中保有亲情、爱情、权钱,而这些都不能轻易左右她。她是那个年代标新立异的独立女性,或许放到今日看来,也同样令人钦佩。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jo,不为金钱屈服,不为爱情折腰,在她心中自由和独立才是生活的养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拒绝如此貌美的甜茶)
#meg
meg,她满足了当时对于女性的期待,是世人眼中近乎完美的小女人。然而,她投身于爱情,嫁给了平凡的家庭教师johnbrooke,婚后的日子在电影的描述中看起来似乎平淡无奇,时刻与贫穷斗争,甚至买一条裙子还要斟酌再三。
评论家们说她缺乏独立性、过于依赖丈夫,可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她是快乐的,是满足的,这是她穷其一生的梦想。
正如她对jo所说的:justbecausemydreamsaredifferentthanyoursdoesn’tmeantheyareunimportant.
#beth
beth,电影中对于她的描述相对较少,主要笔墨在于体现她的善良、温柔,她对于音乐的才华,对于家庭的爱。《小妇人》中最大的悲剧莫过于beth的死亡,她的牺牲也成为了小说中最伟大的部分,她在家人的爱中静默地与这个世界挥手告别。
#amy
amy,在跟随姨妈去往欧洲后,她从善如流地游走于上流社会之中,以嫁给有钱人为梦想,似乎比起追求自由独立的jo,显得过于势利。
但版的电影对amy进行了重新塑造,她冷静地对着laurie申辩,这个社会留给女性的除了嫁给有钱人之外别无选择,而我不为我选择了这条路羞耻。
她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没有足够的艺术天赋便只能通过婚姻来获得有限的金钱自由。
#mom
最后,我想提到的是一位在电影中不够出彩,却影响了这四位小妇人一生的女性,她们的母亲,mrs.march。当父亲参军离家时,母亲便成为了一家之主,她热衷于慈善事业,以爱心引导女孩们的道德和性格。
jo和amy的争执,各自人生的选择,母亲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审判者,而如漱玉的泉水温润了女孩们的生活,成为她们成长过程中的焦点。
如果有时间,中招君非常建议大家可以去阅读一下《小妇人》的原著,比起电影,原著对于人物的刻画和情感的渲染更加细腻感人。如有能力,也可以选择阅读英文版,顺便提升一下自己的英语能力!
各
抒
己
见
无论你是否看过这部电影或是原著,
独立、家庭、未来,
想成为怎样的人,
这些话题是否能激起你的表达欲。
寥寥几笔or长篇大论。
p.s.?如果有其他想让中招君推荐的好电影,同样也可以留言告知~
上观号作者:上海中学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