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良渚文化最早发现者施昕更最后的生涯浙江
TUhjnbcbe - 2023/9/16 19:06:00
微信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guanxxg.com/e/wap/show.php?classid=34&id=1562893

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在良渚文化挖掘进展的历史上,施昕更是一位关键人物,他是良渚文化的最早发现者。虽然施昕更是地道的良渚人,但和瑞安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曾在瑞安工作,并病逝于瑞安,最后的时光就在这里度过。他的生涯灿烂而短暂,离世时仅27岁。至今,他的坟墓还在瑞安西山上的某一处。

近30年来,施昕更的孙子、良渚遗址管理所副所长施时英多次往返杭州瑞安,他说:“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我爷爷的坟墓找到,迁回良渚。”

施时英到瑞安寻找爷爷施昕更的坟墓

战火纷飞中结缘瑞安,完成最终的报告

年至年,在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今浙江省博物馆前身)工作的施昕更,在良渚总共进行3次发掘后,确认了良渚一带遗存着古老文化。他写下6万余字的《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以下简称《良渚报告》),详细介绍当时田野考古发掘的经过以及收获。

正当这份报告进入印刷流程时,“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印刷工作被迫中止。年12月24日,杭州沦陷,施昕更携带报告原稿,随西湖博物馆迁往浙南。

年3月,施昕更投笔从戎,在时任西湖博物馆馆长董聿茂的推荐下,来到瑞安,担任瑞安抗日自卫会秘书,参加抗日宣传。

《良渚报告》卷首语的末尾处,作者特意标明“昕更志于瑞安”

由于战火纷飞中,报告原稿中有部分内容丢失。到了瑞安后,施昕更对其中的内容进行了补充、撰写、整理。年8月,《良渚报告》印刷出版。这是关于良渚文化第一部科学的考古报告,立即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瞩目。

在《良渚报告》卷首语的末尾处,可以看到作者特意标明“昕更志于瑞安”,说明该报告的最终完成地点是在瑞安。

在卷首语中,施昕更也提到报告诞生的不易及他对学术的坚持:“这份报告,跟随作者同样的命运,经历了许多困苦的历程……不过科学工作人员必须以最后一课的精神,在烽火连天中继续我们的工作。”

《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

后人多次来瑞,寻找“消失”的坟墓

遗憾的是,到瑞安不久,施昕更患猩红热并发腹膜炎,曾赴永嘉就医,途中遇到敌机轰炸,身受颠簸,致使病况越发加重。据资料记载,年5月29日,施昕医院,葬于瑞安县西山,年仅27岁。

在良渚老家,施昕更还有妻子及3个儿子忆良、建良、建安。那年,施忆良还只有8岁。施时英回忆说,年,奶奶也去世了。因此,父亲施忆良对于爷爷的记忆很少,只能通过家长的只言片语里了解他的事迹。

“我小的时候,父亲跟我说过,爷爷在瑞安,等你长大了我们骑自行车去找他。”这句话一直印在施时英的脑海里。只不过,年幼的他根本无法了解父亲当时说这话时内心所隐藏的悲痛。

“把爷爷找回来”这件事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施时英才付诸行动。年夏天,施时英来到我市的西山,发现山上有很多房子,然而他从山的南面找到北面,从西面寻到东面,翻遍整座山也寻不见爷爷的坟墓。

瑞安玉海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光明和施时英向记者介绍情况

“你为什么不早点去找?”回到家中的施时英埋怨父亲,却见父亲默默流泪。其实,他何尝不知道,父亲的内心一直装着这件事,只是诸多的现实问题阻碍了他的行动。此后,施时英尝试着联系我市多个部门,多次来到瑞安西山寻找坟墓,均无结果。

市博物馆馆长陈钦益曾先后2次陪同施时英去西山寻墓。施时英的不放弃,令他十分感动。他猜测,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西山一带频繁建房,一些坟墓被破坏,这可能是寻找无果的原因之一。

施时英最近一次来我市是今年6月25日,这次是玉海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光明带他去寻找坟墓。作为文史爱好者、且日常有记笔记的习惯,何光明早年的笔记给了这次寻找坟墓一个重要线索。何光明介绍,上世纪70年代,他的老邻居吴老伯曾在清卫部门工作,当时清卫工人自发组织一起在西山建房(现教育仪器厂旁的山上)。某天,他们在院子里聊天时,吴老伯说起过,建房旁有一座坟墓,上面写着施姓。这段往事被何光明记录了下来。

虽然只是确定了一个大概位置,在范围内也没有发现具体的“证据”,但施时英已经非常开心了。这段跨越三代人、80年的牵挂,终于有了一个“着陆点”。

“我父亲今年88岁了,我想等天气转凉些,自己开车带他来看一看,了却老人的心愿。”施时英说,当他把找到坟墓大致位置的消息告诉父亲时,老人激动得连声音都变了。

施昕更在瑞安时所拍摄

一张黑白大头照,成了永久的思念

在施时英的家中,保存着一张珍贵的黑白大头照。照片上的年轻人正是施昕更,戴着眼镜,斯文儒雅,英姿勃勃。照片的LOGO显示为“瑞安快活相馆”,说明施昕更是在瑞安时所拍摄。照片的背后,写着“国仪兄惠存施昕更赠”。而在相片的边角处,还有一行黯淡的字,写着“廿八年(民国28年,即年)五月廿九日去世于瑞安”。这行字,是后来施忆良所写。

钟国仪也是西湖博物馆的员工,施昕更的同事。年,施昕更在瑞安重新完成报告后,钟国仪受董聿茂所托,来到瑞安取走施昕更的手稿,又冒着生命危险乘坐轮船到上海,将报告交给中国科学公司印刷出版。同时,委托寓居在上海的学者卫聚贤帮助校对。卫聚贤作了《校后记》,充分肯定该书的学术价值。

照片的背后,写着“国仪兄惠存弟施昕更赠”

上世纪50年代初,钟国仪找到同样在博物馆工作的施忆良,给了他这张照片,说:“我现在该将照片‘物归原主’了。你父亲走了,你们比我更需要它。”

如果说,《良渚报告》是施昕更留给人类的精神遗产,那么,这张照片成了施昕更留给子孙的最大想念。

“叶落归根是中国人的传统,我们一直希望爷爷的坟墓有一天能够迁回家乡良渚。”在电话里,施时英表达心中的愿望,也是他父亲的愿望。但他特意说,不管愿望能不能实现,他都十分感谢这些年一直帮助他寻找坟墓的人。瑞安的人情温暖,些许填补了内心的遗憾。

1
查看完整版本: 良渚文化最早发现者施昕更最后的生涯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