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拥军情王珊忠诚,刻在生命中
TUhjnbcbe - 2023/4/22 19:20:00

人物简介

王珊,吉林松原人,年4月出生,年12月入伍,年11月转业,现为广州市妇联宣传部主任科员。在部队服役期间,7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被武警总部评为“巾帼先进个人”,被吉林武警总队评为“优秀*员”;所带集体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被吉林武警总队评为“标兵中队”,荣获长春市“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我父亲王同勇当了10年铁道兵,之后回到老家吉林,先是做老师,后来在*府机关任职。我母亲孙景荣,退休前曾是国家高级法官,吉林省十佳优秀审判长,省级劳动模范,曾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我父母这一代人对国家有深厚的感情,父亲经常给我们讲他12岁时跟随爷爷一路逃难闯关东的经历,并深刻地感悟到国家这些年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他经常说“为了国家我们要敢于奉献和牺牲”。我参*入伍,也是受父母的影响。

从*报国:我就应该是一名*人

年12月,我入伍到武警吉林省总队通信站。当兵第二年我当上了副班长,第三年我当上了班长,后来又成为代理排长。年3月,我被保送至西安武警工程学院预提通信班学习,直到我离开部队时,这还是武警部队史上唯一一次通信女兵直接提干。

我一直坚定地认为,我就应该是一名*人。提干后,我曾经带过7年新兵,并深深以“带兵人”为傲。当时的新兵连是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正是东北最冷的时候。我和战士们在雪地里一起摸爬滚打,落下了很多伤病,但我认为那是荣耀的见证。记得有一次参加总队会操比武,时间迫在眉睫,我却得了急性扁桃体炎,在医生建议下做了切除手术,医生叮嘱术后一定要静养减少说话。但是十几天后我就回到了训练场,不分白天黑夜训练喊口令,经过刻苦训练,我们通信站的女兵班取得了*事会操第一名。

我是在通信站成长起来的,对这个集体很有感情,对这里的兵更有感情,她们就像我的妹妹甚至孩子一样。年,吉林省松原地区频发地震,一次发生5.3级地震,总队作战值班室命令:除作战和通信值班留守外,其余人员一律尽快撤离办公大楼。接到命令后,时任通信站主任的我先是给家人打了电话,嘱咐万一来了大震,照顾好孩子、照顾好自己,不用联系我……在大家有序撤离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从三楼向十五楼逆风而上!通信值班室在十五楼,10名女战士在这里值守。当我来到机房的时候,她们如往常一样用优美的声音说着“你好”,处理着各种勤务。

我问她们怕不怕,她们用美丽而又安宁的眼睛看着我大声说:“有主任在,我们不怕!”在责任与安全之间,她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生死与共的战友情,更感受到了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的忠诚。我和这些处于花样年华的可爱女兵们相互对视着,泪流满面。

我的性格用东北话讲“很爷们儿”——在危险的时候,敢往前冲;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从不犹豫;在责任面前,勇于担当。也许正因为此,无论男兵、女兵,无论干部、战士,大家都很支持我的工作。我认为带兵不单纯就是严格,而是用人格魅力带兵、用艺术带兵、用心带兵。带兵过程中,我给自己立下三条规矩:一要对得起国家和部队,二要对得起孩子们的父母,三要对得起自己的责任心和良心。在22年的*旅生涯中,这些自我要求也使我取得了进步和荣誉。

告别*旅:像一个孩子没了依靠

年,我在武警广州指挥学院进修,期间认识了我爱人,之后他留在了广州,我回到吉林省武警总队。年,我们结婚,天各一方。年,孩子出生后一直由我带着,但其实是把孩子几乎全部托付给了保姆。

有一次孩子有演出,说好了我要去给他助威,我却因临时有任务没有及时赶到。等我到的时候演出已经结束,孩子委屈得哇哇大哭。从那一刻开始,我默默地告诉自己再也不能失信于孩子。

之后,又有一次参加幼儿园的讲英雄故事活动,那天正赶上我生病打头孢,为了不影响活动我将点滴速度调至最快。回到家我身上就起了荨麻疹,大片大片红肿,到后来面部几乎变形。等凌晨4医院,医生严厉地对我说:“你不要命了?头孢注射岂能是儿戏?再严重点的话,你想想是什么后果吧!”

年,儿子到广州读小学,因为没人带只能住校。半年时间,他体重下降近5公斤,11月的时候由于免疫力低下患上了猩红热。我见到他的时候,他全身红肿,高烧不退。也是这一次,我们夫妻二人进行了一次长谈。爱人说:“我们不能只想自己的梦想和抱负,必须有一个人退出现役,照顾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你的前半生给了部队,后半生是不是要考虑下孩子和家庭?女人总要回归家庭吧?”一席话让我彻夜不眠。脱*装对我来说如抽骨脱筋一般,就像一个孩子忽然没了依靠,一个前行的人忽然没了方向,但是想想现实情况,为了孩子我真的是别无选择了。

作出告别*旅的决定后,我迅速飞回了东北,心里想着该如何和父亲说。父亲年得了肝癌,先后动过多次手术。作为长女,我没有在病床前完整地陪过他一天。每次他住院,我最多待上两三个小时,他便催我回部队。

我到家那天,父亲刚做完手术回家,在我眼中无比刚强的他,在经历一次次手术后日渐憔悴。得知我的决定后,他问我,能不能再等一年?我说为了孩子不能再等了。父亲许久没有说话。我是家中的长女,父亲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我,离开部队对于我、对于父亲都是同等的伤痛。他知道我这些年为部队牺牲了多少,他心疼我所走过的每一步路,他更了解我是多么热爱这身*装。

在门口和父亲告别的时候,他爱怜地看着我,充满慈爱但坚定地说:“既然决定了就这么办吧!”病中的父亲用他最简单的话语给深爱的女儿打气,关上房门的那一刻,我涕泪滂沱……

年11月25日,我正式离开了部队。部队领导和战友们对我也是万般不舍,但他们都理解一个“双*人”家庭的困窘。

年初,我们一家三口总算在羊城团聚了。13年的聚少离多,当团聚成为现实的时候,感觉那么的不真实。

数月后,我对父亲那句“能不能再等一年”有了真正领悟。那年8月,我们一家三口趁孩子假期一起回了老家,这是自我当兵后和父亲待在一起最久的一段时间。9月中旬,他说等11月退休了就来广州看看。没想到,9月28日(农历八月十六),过完中秋节的第二天早上,父亲突然吐血永远离开了我们。

我从广州赶回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7点多钟,看着躺在那儿的我的父亲,我没办法再和他说一句话,没办法再听他唱一句京剧,没办法告诉他女儿多后悔没能再等一年。

来到妇联:要学会放下与转变

年元宵节之后,我正式到广州市妇联报到。从部队到地方,我完成了这次并不华丽的转身,各种无奈让我心里充满了委屈。同年4月,爱人调任武警茂名支队任支队长,生活又回到了从前,聚少离多的日子又开始了。

茂名距广州多公里,每次他回来,我们都很珍惜在一起的时间,平常人家再平常不过的一顿晚饭,对我们来说却是那样的难得。因为自己曾是一名*人,对*人的生活很了解,因为身在其中感受还有所不同,想想那些真正的*嫂们太不容易了。*人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紧张感,这几年,阳江抗洪的队伍里有爱人的身影,深圳泥石流的救援大*中有爱人的身影,火车站春运拥挤的人流中还有他执勤的身影……*人是牺牲奉献的代名词,他们在泥潭里爬、在烈火中烤,每一名*人都是为国家、为人民、为荣誉而战。只是苦了他们身后那些瘦弱的身躯。

刚到妇联工作时,我并不适应这里的工作和节奏,部队的忠诚信念夯实在我心中,来到地方,我却不知心中的信念该安放在何方。那段时间有过彷徨、有过迷茫,尤其爱人不在身边,又远离家乡亲人,生活中的很多苦楚无处诉说,只能一个人默默扛着。

市妇联主席刘梅看到了我的“表现”,一次谈话中,她对我说:“能致力为广州市的妇女和儿童服务,我觉得特别有意义。你当兵的那段历史那么有价值、有意义,可有价值的生活不是用来缅怀的,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今天同样有意义,这才是优秀的女人一生该有的信念。当年好*嫂韩素云的事迹曾经感动中国,你也是一名*嫂,工作变了、生活变了,可追求不能变。”

刘主席的一番话,让我深深地感到过去的成绩和曾经的忠诚,不能只存在于记忆中,要学会放下与改变,要学会面对与展望。

在部队的时候,组织能力强,做过文艺编导、主持等都是我的长项。我想我应该发挥长处,发扬连续作战和不怕苦、不服输的优良作风,在新的岗位上再立新功。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市委宣传部和市妇联联合举办了“听见花开”艺术季系列活动,我认真领会上级意图,在工作中努力创新,和同事们一起做了大量的工作,艺术季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同年,我又加入了广州市巾帼志愿演出文艺队,为广州女性的文化生活贡献了一点微薄的力量。

因为学会了放下过去,学会了用心去适应新生活,自己犹如从沉沉的梦中醒来,发现一切都变美了。每天仿佛又回到了部队一样,精神抖擞而充满了干劲。

我没有料想,自己身上的这些变化,竟然还能影响他人。爱人的一名战友也是某部领导,他妻子对两地分居意见很大,两人一度关系紧张。了解情况后,我主动约他妻子到家里吃饭,和她讲我刚来广州时的状态和感受,以及后来一步步的变化。一次聊天没有效果,我就找机会给她多讲几次,后来我们渐渐成了好朋友。对丈夫,她由埋怨变成了支持,冷脸也变成了笑脸。我曾和她开玩笑说,女人何止半边天,只要心里是晴天,每一天都是春天。再一想,我这是不是也算成功地做了“妇女工作”“家庭工作”?自己更对新岗位有种归属感。

我爱我家:弘扬广州好家风

父亲去世后,我把母亲接到广州小住。

尽管母亲已经退休了,但她人退心不退。在广州的那段时间,她认真通读了《习近平谈治国理*》(第二卷)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边读还一边记笔记。

每天吃晚饭时,母亲都会谈谈读书感受、讲述习总书记的知青故事,我和儿子听了都很受益。从母亲身上,我能感受到她对国家的忠诚,感受到使命和担当的意义。

年10月,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注重发挥妇女在传承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据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开展年“弘扬广州好家风”活动的安排,市妇联以“为人父母家风育”为主题,策划创作了《红色经典咏流传》节目,这让我对家风有了深刻的思考和领悟:“先有国之大家平安稳定,后有你我小家之幸福安康。”

《红色经典咏流传》是一档引领广大妇女和家庭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引领孩子传承良好家风的电视节目,在广州电视台综合频道《夜间新闻》播出20集。活动期间,我既是一名工作者,也是“弘扬好家风”的传播者。活动组织广州市各条战线的代表人物在广州地标或社区诵读红色经典,我和儿子一起录制了诗朗诵——《在秋天,说出祖国的名字》,传承红色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年“三八”期间,广州市委宣传部和市妇联联合举办了“倾情礼赞新中国,巾帼奋进新时代”——“听见花开”红色季系列活动,其中百年广州妇女图片展由我具体负责。我仿佛又找回了在部队时的干劲和韧性,广集素材、反复核实,加班加点、精益求精,不断在紧张和释怀中忙碌。回顾百年,广州妇女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在我心头激荡,我为自己身处这新时代感到庆幸、自豪。

这些年的经历,让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我的家风只有“忠诚”两个字——父母、我和爱人心里都有这样的信念,未来将传承并影响儿子。我常对儿子讲:唯有默默奉献,才是忠诚于国家的最好体现。

来源:《*嫂》杂志社

1
查看完整版本: 拥军情王珊忠诚,刻在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