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全力防控
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
●校园防疫人人有责●
春夏交替,流行性疾病进入高发期。对于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的幼儿来说,一些细菌、病*便会趁虚而入。幼儿园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各类传染病防控工作也不能松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春夏季传染病的预防及防控措施吧。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病因是肠道病*感染,病*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侵入机体引起疾病的发生发展。
主要症状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可伴有或不伴有发热,以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散在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伴有多种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发生死亡。
传播途径
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为主要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幼儿洗手;看护人接触幼儿前、便后均要洗手。
2.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幼儿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不要让幼儿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4.手足口高发期,不宜带幼儿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幼儿。
5.幼儿出现发热、出疹等医院就诊。
6.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幼儿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处理。
诺如病*
诺如病*感染会引发诺如病*感染性肠胃炎。
主要症状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有时伴有体温升高。病程短,一般为2-3天,病情多呈自限性。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口-粪途径传播,传染方式多样。
预防措施
1.勤洗手:饭前便后及处理食物时一定要洗净双手。
2.勤通风:居室每天至少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3.喝开水:喝温的或凉的开水,不喝生水。
4.煮熟煮透:食物必须煮熟煮透,特别是生蚝等海产品,即食蔬菜、水果彻底洗干净。
5.及时就医:如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带病上学、上班,待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才可返校、返岗。
6.科学处理呕吐物、排泄物,做好环境消*清洁工作。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肠道病*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主要症状
1.具有与呼吸道感染相类似的症状,如发热、咽痛、咳嗽,也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
2.局部典型症状为口腔咽峡部出现疱疹。
传播途径
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1.幼儿便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吃生冷食物,喝生水,避免接触患病幼儿。
2.幼儿的贴身衣物以及平时喝水容器等应保持干净卫生。
3.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但若需要出去,一定要进行防护,防止病菌侵袭。
4.气温变化较大时,注意增减衣物。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症状
主要表现包括发热、皮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传播。
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病人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
2.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在流行期间应少到公共场所,特别是孕妇在妊娠早期。
3.保护易感人群。针对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或者幼儿,避免接触风疹患者,或在流行期间少到公共场所。
4.疫苗接种。对幼儿和高危人群应接种风疹减*活疫苗,大于12月龄易感者接种单剂风疹疫苗后,95%以上的人可产生抗体,此抗体可长期存在达20年。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
主要症状
有发热、畏寒、头痛、肌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
传播途径
病人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1.在腮腺炎流行时,尽量不要带幼儿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更不要与已患有腮腺炎的幼儿一起玩耍或聚会。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对接触过传染期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易感者(既往未患病或未接种过疫苗者)要密切观察。
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
主要症状
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
传播途径
1.本病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皮肤创伤处或产妇产道而引起“外科型猩红热”或“产科型猩红热”。
2.偶尔可经被污染的玩具、生活用具、饮料及食物而传播。
预防措施
1.应尽量避免去人口多的地方。
2.被褥衣物、生活用具要做好清洁措施。
3.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与他人共用餐具等。
4.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捂住口鼻,以防细菌的扩散。如果看到别人打喷嚏或咳嗽,也要及时远离。
告家长书
尊敬的家长们:
春夏季是水痘、手足口病、诺如病*等传染病高发季节。为加强春夏季传染病防控工作,预防传染病流行事件的发生,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希望家长做好以下工作:
1.指导孩子在人群聚集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2.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定期对日常用品、玩具消*,餐具要煮沸消*等。
3.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戴好口罩;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4.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如家中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暴晒。
5.注意饮食卫生,少吃外食、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6.督促孩子勤剪指甲,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7.幼儿疑似或者患传染病应如实告知幼儿园,请勿瞒报。经确诊后,根据教育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规定:疱疹性咽峡炎、水痘、手足口病隔离时间至少为14天以上;诺如病*等感染性腹泻隔离时间是至症状消失后72小时。家长每日与班主任及时汇报病情,医院做好复诊,医院开具证明后方可返校。医院证明交幼儿园存档。
虽然传染病种类繁多
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
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就可以有效地阻断它的流行与传播
家长朋友们
让我们一起努力
共同呵护幼儿健康成长
END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