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堪比春运郑州ldquo医院 [复制链接]

1#

2月11日是郑大一附院春节后上班首日,大厅挂号处人山人海,场面堪比春运。医生称每年春节前后门诊量都会出现“井喷”,超2万人次!

此前报道,该院的床位多达多张,被网友称作“医院”!

(视频奉上,密集恐惧症慎点↓↓)

节后首个工作日又恰逢周一,医院如春运的并非郑大一附院一家,医院都人流量剧增。

记者兵分四路,对郑大一附院、医院、郑大三附院、医院进行了实地探访。

护士用大喇叭高喊:别挤啦

2月11日,医院门诊东区二楼的胃肠门诊和内分泌门诊区,下午两点半刚上班,整个候诊区就被焦急等待的患者围了个水泄不通。

今年50多岁的王先生和儿子上午10点多带着片子来检查,办完就诊卡后发现,前边排号的有60多个。“护士说最快也要到下午4点了。”王先生的儿子说。

值班护士告诉记者,除了中午去吃了个午饭休息了40分钟,从上班开始她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

为了维持秩序,她只能拿着扩音器高喊:“请大家有序排队,看着屏幕叫号就诊,别挤啦。”可声音很快就湮没在了嘈杂的人群中。

提前三天预约

凌医院看病

“医院肯定人多,但是老人病了,请假也得来。”郑州市民王先生陪着父亲到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看病,他说知道今天是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人会多,但看到这般人挤人,还是吓了一跳。

从外地来郑看病,更是不易。凌晨两点,拎上一包尿不湿,加上奶瓶、奶粉,王云(化名)和老公、弟弟三人就开车出门了。

王云三岁半的女儿肺炎发作,弟弟家4个月的小儿子也中招感染肺炎,弟弟家大女儿牙齿莫名一片一片往下掉,附近诊所的医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两个家庭、三个大人带着三个孩子组团凌晨赴郑看病。“我提前三天就在手机上预约过了。”王云说,担心错过排号,所以两家人一早就出发了。

一路上走走停停,在服务区给孩子冲了奶粉什么的,折腾到早上6点左右终于到达郑大一附院。

又等了将近5个小时,中午11点多,孩子终于看上了病。

为啥大家选择节后扎堆就诊?

与医院的情况类似,郑大三附院(省妇幼保健院、医院)一楼大厅人潮汹涌,来往行人行色匆匆。

楼上的儿内科、超声科等科室,其门前都是排队等待叫号的患儿及家属。

郑大三附院儿科专家门诊主任张香敏介绍,她在一整天的坐诊中,共接诊了60多名患儿,2月11日这天,该科室总体接诊量人,比去年春节长假后第一天接诊量增加了近人。

该院儿童康复科大科主任朱登纳教授是全天坐诊,从他踏入诊室后就一刻没闲着,据他介绍,该院儿康科2月11日共接诊患儿名,相比去年的名患儿的接诊量有所增加。

至于为何节后第一天会出现就诊高峰,他表示,过年期间患儿都出院了,因为儿康科床位有限,不少家长怕来晚了,没有床位,于是就赶在了节后第一天。

“好多人认为过年期间我们都休息,其实假期里,我们都有专家值班。”朱登纳称,在前来就诊的患儿中,有河南本省的,也有安徽、福建等地的,还有一些专门等节后才来看病的患儿。

他认为像2月11日这样的就诊高峰还将持续1周左右。

温馨提醒:错峰看病,避开人流

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呼吸科截至昨日上午10点40分,挂号量已经赶超初一全天,“一般从10点开始,患儿明显增多,11点会达到就诊高峰。”

该院耳鼻喉副主任医师王素芳在坐诊的两个半小时里,已经接诊52名患儿,明显比前几天多。据王素芳介绍,大多数是腺体肥大前来就诊的患儿,还有一些呼吸道感染、喉炎、中耳炎患儿。

除此,该院的超声科、检验科、影像科也是人满为患。

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家长们可以选择8医院,错过就诊高峰。

现阶段是各类重点传染病的多发季节

必须严格做好防控工作,严防传染病

以下八种传染病是重点防范对象

大家要多多注意↓↓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感染者常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水疱或溃疡,可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防护措施

1.勤洗手、掩口鼻

2.避免孩子与患手足口病儿童密切接触

3.应定期进行清洁、消*常接触的物品

4.尽量减少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5.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保持通风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通过飞沫传播。

防护措施

1.接种疫苗

2.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妥善清理口鼻排出分泌物

4.保持双手清洁

5.彻底清洁患儿用过的玩具和家具

肺结核

肺结核病,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者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低烧、夜间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等。严重病人可以出现肺空洞或并发大出血。

防护措施

1.及时接种卡介苗

2.养成良好习惯,不随地吐痰,加强营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咳嗽、咳痰2周以上的应到正规医疗机构做肺结核筛查

4.学校所有新生入学应做结核病筛查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借助食物传播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脱水。

防护措施

1.减少污染,控制食物保存的温度、熟食存放时间

2.生熟要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存放时间较长的食物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3.注意饮用水的卫生

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引起的病*性胃肠道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等特点。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疼痛及腹泻,通常持续1~2天。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血。但病程较短,一般为2~3天。

防护措施

1.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的食物,尤其是贝类等水产品。一旦出现疑似症状,要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2.家庭在处理患者呕吐物及排泄物时,应先使用含氯消*剂消*后再清理,在消*、清理受污染物品时,要戴口罩和塑胶手套,处理完后进行手部清洁,避免感染。

甲型肝炎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引起的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的肠道传染病。甲型肝炎病*进入人体约2~6周,患者会出现发热、厌食、腹泻、腹痛、关节痛等不适症状。90%以上的患者不出现皮肤和巩膜的*染,且因症状轻微,不经治疗而自愈。

防护措施

1.提高个人卫生水平,流动水洗手及洗餐具,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2.积极对食具及便器进行消*;

3.尽量不喝生水,防止饮用水被粪便污染。

猩红热

猩红热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口周苍白圈”,“杨梅舌”为特有的症状。人群普遍易感,发病多见于3~8岁小儿。

防护措施

1.人多场所要避免;

2.积极进行通风换气和湿式扫除,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3.每天勤观察观察咽部有无炎症,全身有无皮疹,必要时应给小儿复方新诺明等药物进行预防。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疱疹病*的一种)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皆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见,感染性强、传播快。水痘通过患者咳嗽产生的飞沫或散布在空气中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也可经人与人接触直接传播,或接触到水痘痘浆污染的物品而间接传播。

防护措施

1.保持卫生清洁,教室、宿舍勤开窗通风,做好消*工作;

2.接种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3.一旦发现水痘患者,建议立即就医并采取隔离措施。

开学在即,一定要看好家中小朋友,

赶紧转给身边人看看!

本文来源:大河报、河南商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豫姐陪您办事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