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健康小贴士夏季预防传染病 [复制链接]

1#

随着“高温”“高湿”越来越严重,各种细菌和病*也开始“肆虐”,因此夏季也是个传染病高发的季节。

那你知道夏季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么?

我们又该如何做好预防措施呢?

(1)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引起的以临床症状命名的传染病,常见的肠道病*为EV71型和CoxA16型,5—7月份为高发季节。手足口病传播途径较多,人群普遍易感,以婴幼儿和儿童等5岁以下人群多发。

主要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

预防措施:预防手足口病要养成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出现发热、出疹等医院就诊。

(2)细菌或病*性腹泻病:

常见的细菌性腹泻病有霍乱、菌痢、伤寒和副伤寒等,病*主要有肠道病*、轮状病*等。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节高发。

预防措施:预防腹泻病的最主要措施是管好嘴,防治病从口入,做到五要五不要。五要: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海产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五不要:生水未煮不要喝;无牌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暴饮暴食不可取;未消*(患者污染)物品不要碰。

(3)猩红热:

猩红热是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

主要表现:发烧、咽颊炎、典型的皮疹、杨梅舌。

预防措施:注重个人及环境卫生是做好猩红热防控的关键。家长要尽量少带儿童去公共场所,发现患儿应立即隔离治疗,患儿所污染的器具应煮沸和洗烫消*。

(4)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流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见。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

主要表现: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有发热、畏寒、头痛、肌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腮腺肿大,也可侵犯睾丸、卵巢、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并发症。

预防措施:为预防流腮,适龄儿童应及时接种含流腮成分的疫苗,如麻腮或麻腮风疫苗。平常还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室内要经常通风,保证空气流通,可用0.2%过氧乙酸消*。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主要是由于接触患病的牲畜或污染物而感染发病。

主要表现:发热、多汗、全身乏力、关节和肌肉疼痛,有的还会出现肝脾大、睾丸肿大等,严重的可丧失劳动能力。

预防措施:加强家畜的管理,做好经常性的家畜卫生处理和检疫;不食病畜、生肉和半熟的肉;各种动物奶应煮沸消*后食用;在该病流行期或疫区购买的动物皮毛物品要进行消*处理。

(6)登革热:

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常见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目前,东南亚各国已进入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疫情流行期,疫情形势与去年相比升高2~3倍。7月份各类学校放假,学生及家长外出旅游的几率增加,感染登革热的风险较大。

主要表现:起病急,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

预防措施: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学习、务工时,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房间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纱窗、纱门等防蚊设备;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及时清理家中花盆、水缸、废弃罐子的积水,别让它们长蚊虫。

(7)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包括细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霍乱、副霍乱以及食物中*等;阿米巴原虫引起的阿米巴痢疾;相关病*引起的病*性肝炎、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等。夏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免疫力低的老年人和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的婴幼儿是肠道感染病的高危人群。

主要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全身中*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粪口传播是主要途径。还可以经水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和昆虫传播。预防措施:加强对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卫生管理。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饭菜要烧熟煮透。贮存食品或加工食品时,都应该生熟分开。餐具碗筷要勤消*。

预防夏季高发传染病,专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饮食和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腐败变质变味的食物,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生熟食品要分开,不吃苍蝇、蟑螂叮爬过的食物;

二、搞好粪便管理,清除垃圾,疏通污水沟,消灭蚊蝇孳生地,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蟑螂等,防止蚊虫叮咬;

三、生活及办公场所要勤通风,一旦患病后要自觉隔离,避免出入公共场所,患者污染的器具应该煮沸和洗烫消*;

四、对于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的疾病,要及时全程接种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

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